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日记.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日记. Show all posts
20091111
惩戒
午夜时分,伴随着在冬季难得的闪电和雷鸣,立冬后第一场雪无声而迅速地覆盖住了北京城。到了早上,小汽车都变成了移动的蛋糕,顶着厚厚的一层白色奶油压过泥泞的街道,把狰狞交叉的车辙残忍地留给骑车的人们。行人们谨慎地挑选每一步的落脚点,尽管积雪已经变得湿滑,大多数人还是宁愿踩在前一个人留下的雪坑里。因为有些看似覆盖着薄薄碎冰的路面,其实是冰水混合物聚集成的泥坑的伪装。这场雪让整个都市的早晨变得漫长了。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也在艰难地爬行。车窗外侧的雪以很陡的坡度覆盖在玻璃上,而且在不断地融化;车窗内侧是硕大水珠矩阵形成的窗帘,阻碍了乘客们欣赏雪景的视线,也增加了一些人的焦虑。
我穿着最喜欢的一件运动外套,袖口的设计总让我想起忍者。聚酯纤维做成的内层袖口舒适地裹着小臂并延伸出来,刚好把我的手掌紧紧包住,又不影响任何一个手指的活动。它也可以和我的手一起收进宽大的外层袖口隐藏起来,只剩光滑的锦纶面料朦胧地反射出淡淡的光线,就像鲨鱼背脊上的月光。此时,Nokia 5500乖巧地躺在我的手中,从左手的内袖里探出半个机身,黑底绿字的屏幕上滚动着冰风谷系列小说,时刻敏锐的崔斯特·杜垩登正带着他的朋友们走过泥泞的苔原,随时准备和隐藏着的苔原雪猿战斗。小说中秘银五侠的靴子上都是泥,而我的登山靴干爽且温暖地保护着我的脚,并承担着大部分体重。另外一部分体重则通过左肩传到柱子上,这个姿势令我轻松地享受着阅读。但我的余光并没有漏掉周围的情况,尤其是在我右侧的一个人。
在我一臂之外,坐在最后一排中间座位上的是一个约有三十来岁的男人,孤独地坐在那里,显得比旁边俯身聊天的女士们高出一些。不胖不瘦的长圆脸挂着小康生活的面色,短发显得有些稀少发黄。这个上班族穿着朴素的衣服,夹克的蓝色好像被水洗淡了,腿上的包把他浅色的裤子挡在阴影下。他的双手搭在包上,下意识地保护着那些通向不同隔层的拉锁,直到他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独立包装的东西开始吃起来,大概是个蛋黄派之类的。伴随着最后的几次咀嚼,这个男人的右手往后一扬,蛋黄派的包装纸翻滚着落在了他座位后面的发动机盖上。
如果我是黑暗精灵崔斯特,我眼中一定已经燃起了紫色的火焰。
就算没有火焰,就算不是紫色,此时我的眼睛已经盯住了他的,俯视,蔑视,鄙视,敌视。他的目光没有选择和我对视,开始很不自然地游走在封闭的车厢内,却找不到目标,最后只好低头看自己的包。一分钟之后,我回到了冰风谷的小说情节中;对于坐着的这个男人,这是漫长的60秒。几分钟后,可能是饥饿感重新战胜了愧疚,拉锁又一次被打开,第二个蛋黄派被慢慢地取了出来。遗憾的是,蛋黄派吞噬者很快就重复了前不久的那个错误的动作,包装纸沿着被空气阻力修正过的抛物线落在了它同胞的附近。
如果我是野蛮人沃夫加,我浑身的肌肉一定已经开始充血。
就算我不是野蛮人,就算我没有粗壮的肌肉,我体内激发的肾上腺素也足够我完成使命的了。我迅速地向他靠近,右手从外袖中闪出,伸向了他圆脑袋的右下方。紧跟着小臂卡在了他的下巴下面,借着惯性把他往后推,直到他的脖子停在了椅背上,同时右手也抓住了椅背上的扶手,一部分体重通过我的右肩传递到肘部,帮助我完全锁定了他的脖子。不知锦纶的袖子是否还带着上车前的寒气,我只看到他的右手显然要表示抗议,但是我的左手按住了这个手腕,把它控制在肩膀附近很小的范围内挣扎。他的左手无助地在推开我或者保护包之间犹豫,因为实际上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征伐到此结束,忏悔开始了。
也许这算不上忏悔,因为他根本就没说几句话,他说不出来了。由于被顶着喉咙,他必须仰视我。随着我每一次稍微用力,他都会感到窒息了,再用力一点脖子就会受伤。他本来就有口音,还被这样压迫着,就算没有被我的气势震慑,也不可能把话说清楚了。但是我根本不需要听清楚他说什么。
在他开始说话之前,我就开始审问了:“知道你刚刚干了什么吗?”显然他明白我为什么扑上来,似乎他的右手还稍微放松了下,不那么挣扎了,至少确定了我不是打劫的。
“就是……点儿……脏东西……”也许有几个字没能完成发声,他需要在呼吸和说话之间艰难地选择。
“脏东西?脏东西就可以往车上随便扔了,是吗?!”其实我也只需要听到关键词。
“那只是……”他似乎还不愿意认罪,于是我用小臂的压迫直接打断了他的辩解。
“我给过你提示,你知道我在看你,对吧?这就是最好的提示了,但是你没有接受!”精神压力也要同步施加才有效。
“我下车就捡起来!”果然奏效了,他在喉咙被放松后立即表态。
“不,现在!现在就捡起来!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拖延。
“干嘛……这么凶……”我相信不理解我的所作所为的不止他一个人。
“对,我是很凶,而且我现在很愤怒。你知道么,你激怒了一个不该激怒的人。”我在他的鼻子前面用一点儿都不凶的语气解答道,不幸的是我的重心同时向他移动了几厘米。
“别……”
“好吧,我现在放开你,你把它们捡起来,带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命令了,他应该听明白了。
但是他并没有马上站起来行动,只是看着我,大口喘着气。
我也看着他,发现了问题所在:“还站得起来吗?你的腿没有软吧?”
他在起身执行命令的时候应该感觉的到——我还是很体贴人的。
我乘坐的公共汽车也在艰难地爬行。车窗外侧的雪以很陡的坡度覆盖在玻璃上,而且在不断地融化;车窗内侧是硕大水珠矩阵形成的窗帘,阻碍了乘客们欣赏雪景的视线,也增加了一些人的焦虑。
我穿着最喜欢的一件运动外套,袖口的设计总让我想起忍者。聚酯纤维做成的内层袖口舒适地裹着小臂并延伸出来,刚好把我的手掌紧紧包住,又不影响任何一个手指的活动。它也可以和我的手一起收进宽大的外层袖口隐藏起来,只剩光滑的锦纶面料朦胧地反射出淡淡的光线,就像鲨鱼背脊上的月光。此时,Nokia 5500乖巧地躺在我的手中,从左手的内袖里探出半个机身,黑底绿字的屏幕上滚动着冰风谷系列小说,时刻敏锐的崔斯特·杜垩登正带着他的朋友们走过泥泞的苔原,随时准备和隐藏着的苔原雪猿战斗。小说中秘银五侠的靴子上都是泥,而我的登山靴干爽且温暖地保护着我的脚,并承担着大部分体重。另外一部分体重则通过左肩传到柱子上,这个姿势令我轻松地享受着阅读。但我的余光并没有漏掉周围的情况,尤其是在我右侧的一个人。
在我一臂之外,坐在最后一排中间座位上的是一个约有三十来岁的男人,孤独地坐在那里,显得比旁边俯身聊天的女士们高出一些。不胖不瘦的长圆脸挂着小康生活的面色,短发显得有些稀少发黄。这个上班族穿着朴素的衣服,夹克的蓝色好像被水洗淡了,腿上的包把他浅色的裤子挡在阴影下。他的双手搭在包上,下意识地保护着那些通向不同隔层的拉锁,直到他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独立包装的东西开始吃起来,大概是个蛋黄派之类的。伴随着最后的几次咀嚼,这个男人的右手往后一扬,蛋黄派的包装纸翻滚着落在了他座位后面的发动机盖上。
如果我是黑暗精灵崔斯特,我眼中一定已经燃起了紫色的火焰。
就算没有火焰,就算不是紫色,此时我的眼睛已经盯住了他的,俯视,蔑视,鄙视,敌视。他的目光没有选择和我对视,开始很不自然地游走在封闭的车厢内,却找不到目标,最后只好低头看自己的包。一分钟之后,我回到了冰风谷的小说情节中;对于坐着的这个男人,这是漫长的60秒。几分钟后,可能是饥饿感重新战胜了愧疚,拉锁又一次被打开,第二个蛋黄派被慢慢地取了出来。遗憾的是,蛋黄派吞噬者很快就重复了前不久的那个错误的动作,包装纸沿着被空气阻力修正过的抛物线落在了它同胞的附近。
如果我是野蛮人沃夫加,我浑身的肌肉一定已经开始充血。
就算我不是野蛮人,就算我没有粗壮的肌肉,我体内激发的肾上腺素也足够我完成使命的了。我迅速地向他靠近,右手从外袖中闪出,伸向了他圆脑袋的右下方。紧跟着小臂卡在了他的下巴下面,借着惯性把他往后推,直到他的脖子停在了椅背上,同时右手也抓住了椅背上的扶手,一部分体重通过我的右肩传递到肘部,帮助我完全锁定了他的脖子。不知锦纶的袖子是否还带着上车前的寒气,我只看到他的右手显然要表示抗议,但是我的左手按住了这个手腕,把它控制在肩膀附近很小的范围内挣扎。他的左手无助地在推开我或者保护包之间犹豫,因为实际上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征伐到此结束,忏悔开始了。
也许这算不上忏悔,因为他根本就没说几句话,他说不出来了。由于被顶着喉咙,他必须仰视我。随着我每一次稍微用力,他都会感到窒息了,再用力一点脖子就会受伤。他本来就有口音,还被这样压迫着,就算没有被我的气势震慑,也不可能把话说清楚了。但是我根本不需要听清楚他说什么。
在他开始说话之前,我就开始审问了:“知道你刚刚干了什么吗?”显然他明白我为什么扑上来,似乎他的右手还稍微放松了下,不那么挣扎了,至少确定了我不是打劫的。
“就是……点儿……脏东西……”也许有几个字没能完成发声,他需要在呼吸和说话之间艰难地选择。
“脏东西?脏东西就可以往车上随便扔了,是吗?!”其实我也只需要听到关键词。
“那只是……”他似乎还不愿意认罪,于是我用小臂的压迫直接打断了他的辩解。
“我给过你提示,你知道我在看你,对吧?这就是最好的提示了,但是你没有接受!”精神压力也要同步施加才有效。
“我下车就捡起来!”果然奏效了,他在喉咙被放松后立即表态。
“不,现在!现在就捡起来!现在!”完全没有必要拖延。
“干嘛……这么凶……”我相信不理解我的所作所为的不止他一个人。
“对,我是很凶,而且我现在很愤怒。你知道么,你激怒了一个不该激怒的人。”我在他的鼻子前面用一点儿都不凶的语气解答道,不幸的是我的重心同时向他移动了几厘米。
“别……”
“好吧,我现在放开你,你把它们捡起来,带走。”这是再简单不过的命令了,他应该听明白了。
但是他并没有马上站起来行动,只是看着我,大口喘着气。
我也看着他,发现了问题所在:“还站得起来吗?你的腿没有软吧?”
他在起身执行命令的时候应该感觉的到——我还是很体贴人的。
20090911
读后感
都看了,看得我心碎。
但与你的受伤相比,我这只能算是裂隙。
我看到了曾经的你,热烈、柔情、勇敢、体贴……
我相信从你眼中我看到的,那藏在眸子深处的,
正是曾经的你,本质的你。
是我所寻找的天使。
我也看懂了未曾看清的现在的你,那迷离在眼角的晶莹,
揪心的痛苦,含泪的陨落。
你爱的太深,痛的太久,
又把自己放逐……
我不想让你再受到伤害!
呵护你,包容你,
用我的热情融化你内心的寒冷。
请握紧我的手,
相信我。
但与你的受伤相比,我这只能算是裂隙。
我看到了曾经的你,热烈、柔情、勇敢、体贴……
我相信从你眼中我看到的,那藏在眸子深处的,
正是曾经的你,本质的你。
是我所寻找的天使。
我也看懂了未曾看清的现在的你,那迷离在眼角的晶莹,
揪心的痛苦,含泪的陨落。
你爱的太深,痛的太久,
又把自己放逐……
我不想让你再受到伤害!
呵护你,包容你,
用我的热情融化你内心的寒冷。
请握紧我的手,
相信我。
20080914
中秋节快乐!
今天是中秋节。
早就感到节日气氛了,因为吃到月饼了。有人说家里月饼都成灾了,但是仍然没有表示要分给我点儿吃,可惜了……
提前几天就有不少朋友发来祝福短信,有优美的,有搞笑的,都很精彩。谢谢大家!
我就苦于自己写不出这么好的短信。从来没有找到过写诗的灵感,也不太会玩幽默,于是我的祝福迟到了些……刚才在路上看到天上的一轮明月,总算想到可以写什么了,群发如下:
很多人回了祝福,或者表示感谢。也有些个别情况,记录如下:
愿大家永远有一颗好奇的童心!
早就感到节日气氛了,因为吃到月饼了。有人说家里月饼都成灾了,但是仍然没有表示要分给我点儿吃,可惜了……
提前几天就有不少朋友发来祝福短信,有优美的,有搞笑的,都很精彩。谢谢大家!
我就苦于自己写不出这么好的短信。从来没有找到过写诗的灵感,也不太会玩幽默,于是我的祝福迟到了些……刚才在路上看到天上的一轮明月,总算想到可以写什么了,群发如下:
快看东南方天空!我发现一个悬浮的巨大发光体!你能看到么?你感到他在移动么!那是啥?!
顺便祝中秋快乐,全家幸福!
很多人回了祝福,或者表示感谢。也有些个别情况,记录如下:
- 回电给我,结果我们发现彼此非常陌生。但是也互相祝了中秋节快乐。估计是服务商的问题,短信被发串了。
- 回短信给我,说没看见。很可惜!要么是那个巨大发光体移动走了,要么是此人移动走了,要么是有障碍物移动到他俩中间了。
- 回电给我,很严肃地问:你让我往天上看的倒地是什么呀?于是我知道,这位朋友最快乐!
愿大家永远有一颗好奇的童心!
20080813
乐子
乐子壹
奥运会开始后,写字楼门口增设了保安,检查出入人员证件。中午出来的时候看到门口围了一圈儿人。中间坐地上一男的,指着对面儿站立的一保安说:“就是他打的!”,旁边站一同伙说:“保安先动的手”;这边一经理说:“有录像咱可以看看。”……
我觉得这都不算事儿!走我得路,让他们吵吵去吧。我就觉得坐地上这哥们根本算不上爷们儿,真要被打得站不起来了,还好意说谁先动的手?坐地上吵吵这根本就是女选手的惯用战术!
我觉得,要是位绅士,老老实实配合人家工作,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脑子快点儿的,凭口舌之力说服人家放行也是个本事。要真是爷们,您就杀条血路进去,我还真不信能有人不服还敢拿监控录像压人。大不了冲到楼顶再跳下来呗,说不定奥委会都会对此表示遗憾呢。
乐子贰
昨天下午单位后院发现三只被遗弃的小猫,还没睁眼的样子,据说猫妈妈都没给舔过……可见猫不聊生,小猫都养不起了。
单位没人会照顾这么小的,觉得他们是死定了,可是又不忍心直接扼杀。于是小家伙们挤在复印纸箱子里,舔了几口儿童牛奶就一直地叫。
我就问,这要找到人乐意收养你们给不?答曰,当然给了。闲着也是闲着就别耽误时间了,上了网,找哥们儿商量去哪儿问问道儿。下午三点,我在土猫论坛发了一个求领养的帖子,五点不到新妈咪就把它们接走了。
小猫们还算幸运了……
乐子叁
坐公车回家。一位坐了10站地的哥们儿要下车的时候忽然大喊:“别开门,我要报警。”车内哗然。
我很幸运地近距离观察这位失主:苗条,小眼镜,穿的规矩,衬衫,长裤,颜色搭配还可以,皮鞋倍儿亮,耳朵里塞着耳机,导线连着衬衫口袋里面一部Nokia N系列黑色手机,提一大公文包,好多隔层那种。
表情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也是,赶上这事儿……那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失主开始重新检查公文包,几十秒后——“啊,找到了,对不起啊,对不起……”
车内哗然达到高潮——
乐子肆
刚才说最后一句的女选手就坐在我跟前儿,40多,穿戴还算讲究。上车的时候就开始舔一根儿蒙牛的冰棍儿,吃完了把包装纸从车座和车厢的夹缝儿就顺下去了。我一看,这碴儿够混啊,敢乱扔垃圾,看我怎么治你!
随着公车的行进,这包装纸已经被气流带着周游了一小块儿车内空间,不过它还在我的视野之内,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就连公交卡迷失案也没能影响什么,不过“没人性”这句话倒是大大增强了我的乐趣。
天赐良机的是,她跟我同一站下车。她不着急起身,这到给我时间占据有利地形。结果她就一直在我后面了,该下车的人都下去了,才轮到我刷卡,然后是她刷卡。
走到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停住,迅速转身,盯着她问:“等等,你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
这具吃惊的发福的身体显然在用力克服自己的惯性,以免撞上前面的障碍物。听到我的提问,就回答了一个“啊?”好像有所意识到:刚才的迷失案又以某种形式重现在了自己身上。
乘务员,乘客们,本来都等着后门一关好开车走人,现在他们和“没人性”女一样表情困惑。看来我要善意地提醒她一下了,指着那个包装纸:“戴上你的东西一块儿走吧!”
顺着我的手指她马上找到了属于她的东西,转身,冲过去,弯腰捡起,冲回车门,下车的同时伸展身体,除了寻找垃圾箱的头。
奥运会开始后,写字楼门口增设了保安,检查出入人员证件。中午出来的时候看到门口围了一圈儿人。中间坐地上一男的,指着对面儿站立的一保安说:“就是他打的!”,旁边站一同伙说:“保安先动的手”;这边一经理说:“有录像咱可以看看。”……
我觉得这都不算事儿!走我得路,让他们吵吵去吧。我就觉得坐地上这哥们根本算不上爷们儿,真要被打得站不起来了,还好意说谁先动的手?坐地上吵吵这根本就是女选手的惯用战术!
我觉得,要是位绅士,老老实实配合人家工作,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脑子快点儿的,凭口舌之力说服人家放行也是个本事。要真是爷们,您就杀条血路进去,我还真不信能有人不服还敢拿监控录像压人。大不了冲到楼顶再跳下来呗,说不定奥委会都会对此表示遗憾呢。
乐子贰
昨天下午单位后院发现三只被遗弃的小猫,还没睁眼的样子,据说猫妈妈都没给舔过……可见猫不聊生,小猫都养不起了。
单位没人会照顾这么小的,觉得他们是死定了,可是又不忍心直接扼杀。于是小家伙们挤在复印纸箱子里,舔了几口儿童牛奶就一直地叫。
我就问,这要找到人乐意收养你们给不?答曰,当然给了。闲着也是闲着就别耽误时间了,上了网,找哥们儿商量去哪儿问问道儿。下午三点,我在土猫论坛发了一个求领养的帖子,五点不到新妈咪就把它们接走了。
小猫们还算幸运了……
乐子叁
坐公车回家。一位坐了10站地的哥们儿要下车的时候忽然大喊:“别开门,我要报警。”车内哗然。
我很幸运地近距离观察这位失主:苗条,小眼镜,穿的规矩,衬衫,长裤,颜色搭配还可以,皮鞋倍儿亮,耳朵里塞着耳机,导线连着衬衫口袋里面一部Nokia N系列黑色手机,提一大公文包,好多隔层那种。
表情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也是,赶上这事儿……那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我卡被偷了!这年头怎么偷什么的都有?”
“怎么还占线,这什么110啊!”
“我上车的时候还有呢,就放兜里了,现在就没了!就放兜里了!”
“都找了,那儿没有,哪儿都没有!”
“喂?喂?我在663上呢,焦家坟站。我公交卡丢了,对,今天刚充的60块钱,叫人给偷了!好,就在663车站。”
“已经报警了!别开门!”
失主开始重新检查公文包,几十秒后——“啊,找到了,对不起啊,对不起……”
车内哗然达到高潮——
“耽误别人多少事儿!”
“早就让你好好找找包里……”
“至于么,就为60块钱!”
“你倒是给110再打个电话啊,别让他们出警了。”
“没人性!不是男人,我看他那样儿就不像!”
乐子肆
刚才说最后一句的女选手就坐在我跟前儿,40多,穿戴还算讲究。上车的时候就开始舔一根儿蒙牛的冰棍儿,吃完了把包装纸从车座和车厢的夹缝儿就顺下去了。我一看,这碴儿够混啊,敢乱扔垃圾,看我怎么治你!
随着公车的行进,这包装纸已经被气流带着周游了一小块儿车内空间,不过它还在我的视野之内,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就连公交卡迷失案也没能影响什么,不过“没人性”这句话倒是大大增强了我的乐趣。
天赐良机的是,她跟我同一站下车。她不着急起身,这到给我时间占据有利地形。结果她就一直在我后面了,该下车的人都下去了,才轮到我刷卡,然后是她刷卡。
走到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停住,迅速转身,盯着她问:“等等,你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
这具吃惊的发福的身体显然在用力克服自己的惯性,以免撞上前面的障碍物。听到我的提问,就回答了一个“啊?”好像有所意识到:刚才的迷失案又以某种形式重现在了自己身上。
乘务员,乘客们,本来都等着后门一关好开车走人,现在他们和“没人性”女一样表情困惑。看来我要善意地提醒她一下了,指着那个包装纸:“戴上你的东西一块儿走吧!”
顺着我的手指她马上找到了属于她的东西,转身,冲过去,弯腰捡起,冲回车门,下车的同时伸展身体,除了寻找垃圾箱的头。
20080803
20080729
北京的交通协管员
交通协管员已经在北京的道路上工作许多年了。协管们的典型特征就是晒黑的皮肤,尽管在太阳下工作,我还真没看到有戴墨镜的,只有眯起的眼睛。他们的制服样式难看,穿起来让我觉得好像监狱的囚犯,每天被困在路口做着不情愿的事情。负面的心情反馈到脸上便加深了皱纹。大概他们自己也不喜欢这样的制服,于是把它们搞得脏兮兮,很邋遢的样子。遭受同样待遇的还有他们的劳动工具,我亲眼看到一位协管用三色三角旗擦自己的皮鞋。
他们站在路边风吹日晒,为的是什么呢?我不相信他们为交通秩序做出了多少贡献。我没有见到一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协管,他们从来不会把越线行人、非机动车请回到停止线后面,他们从来不阻拦闯红灯,只是在变灯的时候吹吹口哨。有时路人会向协管问路,但没有协管不也是有路可问的么?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交通协管员带回了一份糊口的收入;对于政府来说,交通协管员降低了失业率;但是对于交通,我看不到任何贡献。
不过说回来,指挥交通本来就是交通警察的责任,我也没见过交警管理闯红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就没法指望交通协管能做得更好了。
那么交通协管员应该做什么?在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我找到如下内容:
最近,我发现交通协管员也因奥运而添光彩了。制服更新升级了,贴着安全色带的小背心后面赫然印着:Traffic Warden。这倒是吓了我一跳,我首先反映的是:Warden不是典狱长么,这和我原来对他们的印象满拧啊……我见到过Traffic Controller, Flagger等称呼,也考虑过attendant或者assitant这类词,但没有想到过会印上Traffic Warden。
于是我去查了查,Warden在《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中,有这样一个解释比较相近:“(伦敦等地的)计时停车处的管理人员”。这个词在其他解释中大都体现了“主管”的含义,都是身负重要责任的人。而作为一个群体的称呼,只是对二战期间的英军防空队员。
最后,我决定到Wikipedia寻找答案。Wikipedia说,Traffic Warden是受雇于英国警方的文职人员,他们的工作是协助管理交通。Traffic Warden可以开具Fixed Penalty Notice(英国特有罚单),处罚主要针对各种乱停车的行为。英国在Road Traffic Act 1991(道路交通法1991版)实行之后,Traffic Warden大量被停车管理员所替代。近来,伦敦大都会警察也逐渐将Traffic Warden的职责合并到自己的业务之内。
看来,把交通协管员翻译为Traffic Warden是借鉴了英国的交通管理制度中的称谓。但是制度本身,比如交通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并非像翻译一个词那样可以被简单地转化过来。
他们站在路边风吹日晒,为的是什么呢?我不相信他们为交通秩序做出了多少贡献。我没有见到一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协管,他们从来不会把越线行人、非机动车请回到停止线后面,他们从来不阻拦闯红灯,只是在变灯的时候吹吹口哨。有时路人会向协管问路,但没有协管不也是有路可问的么?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交通协管员带回了一份糊口的收入;对于政府来说,交通协管员降低了失业率;但是对于交通,我看不到任何贡献。
不过说回来,指挥交通本来就是交通警察的责任,我也没见过交警管理闯红灯的非机动车和行人,就没法指望交通协管能做得更好了。
那么交通协管员应该做什么?在公安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我找到如下内容:
交通协管员在交警指导下可以承担以下工作: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劝阻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维护交通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报告道路上的交通、治安情况和其他重要情况;接受群众求助。
最近,我发现交通协管员也因奥运而添光彩了。制服更新升级了,贴着安全色带的小背心后面赫然印着:Traffic Warden。这倒是吓了我一跳,我首先反映的是:Warden不是典狱长么,这和我原来对他们的印象满拧啊……我见到过Traffic Controller, Flagger等称呼,也考虑过attendant或者assitant这类词,但没有想到过会印上Traffic Warden。
于是我去查了查,Warden在《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中,有这样一个解释比较相近:“(伦敦等地的)计时停车处的管理人员”。这个词在其他解释中大都体现了“主管”的含义,都是身负重要责任的人。而作为一个群体的称呼,只是对二战期间的英军防空队员。
最后,我决定到Wikipedia寻找答案。Wikipedia说,Traffic Warden是受雇于英国警方的文职人员,他们的工作是协助管理交通。Traffic Warden可以开具Fixed Penalty Notice(英国特有罚单),处罚主要针对各种乱停车的行为。英国在Road Traffic Act 1991(道路交通法1991版)实行之后,Traffic Warden大量被停车管理员所替代。近来,伦敦大都会警察也逐渐将Traffic Warden的职责合并到自己的业务之内。
看来,把交通协管员翻译为Traffic Warden是借鉴了英国的交通管理制度中的称谓。但是制度本身,比如交通协管员的工作职责并非像翻译一个词那样可以被简单地转化过来。
20080717
灭火演习
今天我们找了一位老师来讲防火安全,最后工会主席组织我们进行灭火演习。
火源是一瓶洒在地上的汽油。刚洒在地上我们就看到汽油开始挥发了,于是负责点火的人开始惊慌失措起来,火柴都点不着了。而我这个负责灭火的人倒是非常有耐心……
我们采用的是干粉灭火器,三个灭火器同时开动灭火。结果干粉颗粒大量弥漫到空气中,造成了比火本身更大的烟。点火的时候大家都看着,火一灭大家都逃跑了。
其实一个汽车里面那样的小罐子就足以对付相同体积汽油的燃烧了。因为我们是泼在水泥地上点燃的,所以其实不灭火都没事儿,烧没就完了。如果点燃了其他可燃材料就要掂量掂量了。事后工会主席跟我说:你的那罐子其实可以不用喷了,80块钱这就没了……
干粉主要是碳酸氢钠,很容易溶入水中成为酸性液体。所以附着在身上或者口腔、呼吸道内很难受。下午我感觉牙齿都快倒了。
干粉灭火器可以用于大部分可燃材料起火。但是只能对付平面火源,房顶和坡面的就不行了。烟尘散去之后,我又去观察了下刚才的起火点。发现还有一些没来得及燃烧的汽油被干粉覆盖住了,可燃材料窒息而灭。
所有灭火器都有个保险,不拔出来不能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拔出保险的那一刹那。就好象自己拿了一把枪,使用之前需要打开保险,然后就可以fire at will了。或者是个手雷,我心里还给了配音——“咔嗒”。
我更期待的是逃生演习。
火源是一瓶洒在地上的汽油。刚洒在地上我们就看到汽油开始挥发了,于是负责点火的人开始惊慌失措起来,火柴都点不着了。而我这个负责灭火的人倒是非常有耐心……
我们采用的是干粉灭火器,三个灭火器同时开动灭火。结果干粉颗粒大量弥漫到空气中,造成了比火本身更大的烟。点火的时候大家都看着,火一灭大家都逃跑了。
其实一个汽车里面那样的小罐子就足以对付相同体积汽油的燃烧了。因为我们是泼在水泥地上点燃的,所以其实不灭火都没事儿,烧没就完了。如果点燃了其他可燃材料就要掂量掂量了。事后工会主席跟我说:你的那罐子其实可以不用喷了,80块钱这就没了……
干粉主要是碳酸氢钠,很容易溶入水中成为酸性液体。所以附着在身上或者口腔、呼吸道内很难受。下午我感觉牙齿都快倒了。
干粉灭火器可以用于大部分可燃材料起火。但是只能对付平面火源,房顶和坡面的就不行了。烟尘散去之后,我又去观察了下刚才的起火点。发现还有一些没来得及燃烧的汽油被干粉覆盖住了,可燃材料窒息而灭。
所有灭火器都有个保险,不拔出来不能射。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拔出保险的那一刹那。就好象自己拿了一把枪,使用之前需要打开保险,然后就可以fire at will了。或者是个手雷,我心里还给了配音——“咔嗒”。
我更期待的是逃生演习。
20080623
搜索自己贰
有个笑话,有人评价163推出的免费游戏《天下贰》:“自己二就算了,还要宣布天下二?!”
大约两年前搜索过自己的一些ID,搬家的时候想到也应该看看新的搜索结果了。由于是第二次作这件事,我也跟风163,也贰一把。
在Google中搜索的结果:
1,搜索Hermit,前三页依然没有我。
2,搜索SaintHermit:
第一个地址竟然是我在Baidu的用户信息,内容没什么价值。
第二个地址是我的Live Space。
第三个地址是我在阮一峰的网络日志的留言,没想到阮把每位用户都检索到一个页面了,这个功能挺不错的。
第五个是我今天上午在Google网上论坛的一个帖子,竟然这么快就可以被检索到。
总之,大多数都是关于我的,很好很强大!
3,搜索幽谷隐者:
第一个地址是我的Live Space。
第二个地址是我在和讯的blog地址,纯留名,没有任何内容。同上面的用户信息,我认为这样的页面不出现在搜索结果中更好。
第四个地址是个女性幽谷隐者,我保证这不是我的feminine side!
4,搜索Hermitage,结果仍然大都与旅游和美酒相关。
5,搜索遁世园,发现云南的一个叫做罗里密的旅游景点。
在Baidu中搜索的结果:
1,搜索Hermit,结果与Google差不多。
2,搜索SaintHermit,大多数都是我的留言或者日志的(因为他们包含地址:http://SaintHermit.spaces.live.com/)。
3,搜索幽谷隐者:又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了!最搞笑的是相关搜索中有个“火影隐者”。Naruto is Ninja, not Hermit.
4,搜索hermitage,结果与Google差不多。
5,搜索遁世园,结果与Google差不多。
20080608
搬家
开张之前,先把老博客的重要帖子都搬过来,这个工作会持续一段时间。
同时把搬家工作作为对Blogger的体验和测试。一方面学习如何更好的使用Blogger,一方面考察他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新的Blog,但愿可以。
我计划的搬家方式,依赖博客备份软件来进行,比如我先找到的一个叫做“博客珍藏工具[Blog_Backup]”的小软件。这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祝自己搬家顺利!
同时把搬家工作作为对Blogger的体验和测试。一方面学习如何更好的使用Blogger,一方面考察他是否可以作为一个新的Blog,但愿可以。
我计划的搬家方式,依赖博客备份软件来进行,比如我先找到的一个叫做“博客珍藏工具[Blog_Backup]”的小软件。这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祝自己搬家顺利!
20080514
在黑暗中战斗
- "A thousand nations of the Persian empire descend upon you. Our arrows will blot out the sun."今天下午,满天的雨滴遮住了太阳的光辉,我只好在黑暗中狂奔了。
- "Then we will fight in the shade."
—— 300
下班的时候我决定不带伞了,尽管我常备一把伞在单位。我甚至得意于上车之前与并没有下大。我仍然庆幸这一路上只是阴云密布而没见怎么下雨。
“地震了……”当我快到家的时候,情况已经不妙了。天黑得可怕,隆隆的雷声赛过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公车把我带向了暴雨的中心。我开始后悔如果多跑200m就可能赶上前一趟车,可能不会遭遇下雨。我之前庆幸或者得意的事情现在全部烟消云散。
“不,统率,是敌人的战斗编队。”
“抱歉,我的朋友。不是每个斯巴达人生来就是战士。”到站的时候,雨下得最凶猛。我认出来这是暴雨的前锋,最凶猛,最无情,暴露在其中的人必将浑身湿透。车门开了,冲了下去的都是勇敢的人,我前面的两位妇女畏缩着不敢下车。要知道,这远远不是空降。
“每个士兵用盾来保护他的左侧,由大腿到脖颈。”我当然没有盾,我只有一个手提公文包。他没有那么大,即使我蹲在地上采用防御姿态,它也不能保护我多少。所以我只好用它来挡住落在脸上的雨滴,至少让我在疾跑中看清眼前的道路。至少我能用速度来保护我的背后。到家之后一看,由大腿到脖颈,我的,正面的,都湿透了;就像黑暗与光明的分界线般清晰,背面的大部分还是干的。
“你笑什么呀?”凉好衣服,站在阳台上,看着窗外黑色的天空,看着风雨交加,我忍不住大笑!
“就像你说的。”
“什么?”
“在黑暗中战斗!”
“哈哈哈哈哈哈……”
“今天,斯巴达勇士不会牺牲!”
Technorati 标签: 300
20080512
公车相声
单口相声
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位上初中的男生,他旁边的是他的女同学。男生是个小胖子,个头并没有他的同学高。大嗓门加上囔鼻子的共鸣,使他的声音非常具有穿透力。我之所以注意到他的声音,是因为他一直在和同学聊天。
报销
“报销,报销了!……”他一直在兴奋地重复他报销了一笔费用的事情,“一千块,报销九百,嘿嘿,就一百!”原来是保险公司报销了他骨折产生的医药费。十句里面除了有七句是在说“报销九百”,还有三句表达的是当初如何不情愿买保险,结果“不到半年,不到半年啊!”就变成九百块了。兴奋够了,开始给乘客们讲他是如何骨折的。哦,好象他本来只是想给他的女同学讲。
体质
“医生说我非常危险。”他很为此感到骄傲,“他说我的骨头很容易就会骨折”。我赞同医生的观点,他对保险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危险人物!也许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长不高?虽然在发育上没有优势,但是他同大多数小男孩儿一样,很喜欢打架。只不过聊到打架的时候,他会捎带无奈的说:“哎,我这体质。”
打架
也许保险公司经理的孩子是他的同学,因为我听到:“就我这体质,上次还把某某某给打哭了。”经理的孩子真是心疼家长,他一定不敢还手攻击危险人物。哈哈,也许根本不是这样。
外号
老罗说:“小孩子打架比的是什么?比发育!”由于总有孩子发育慢,他们在打架中总是占劣势,不幸的是,他们不仅输掉打架也输掉了对手的尊敬。小胖子告诉我们,经常被打的家伙被起了外号。鉴于这些外号的龌龊程度,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我只喜欢表示亲昵的外号。当然,身体发育慢的孩子,不一定脑子发育也慢,他们知道以牙还牙,给他们的对手也起了类似的外号。我猜这些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互相尊重了。
对口相声
不仅仅是孩子的世界,大人的世界也一样。就好象更换频道似的,小胖子刚刚停止广播,那边两位成年女性又开始了。我猜他们并不认识,一位三十来岁,另一位比她大个十岁吧。四十多要从三十多的旁边过去好下车,结果不知道咋的就发生了摩擦。每次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种事情,战斗双方互相侮辱的程度总能让我在这方面的阅历不断刷新,直接挑战我的忍耐力。比如在战斗刚开始,三十多就知己知彼般地祭出了法宝:“你更年期!”我估计四十多的怒气一下就满槽了。
好在我知道其中一位必然在下一站下车,否则我一定忍不住的。除非她们能听从我劝告停火,否则唯一能限制我使用暴力平息这场战斗的恐怕就是这拥挤的车厢了。我知道有人反对我的想法,当四十多下车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成年男性的声音:“诶,别下车啊,接着来啊。这大清早,这相声说的!”
三十多一直背对着我,我只能看到她背着一个粉色小书包,这是她上小学的女儿的。小女孩儿就站在她身边,比我更靠近战场。
坐在我后面的是一位上初中的男生,他旁边的是他的女同学。男生是个小胖子,个头并没有他的同学高。大嗓门加上囔鼻子的共鸣,使他的声音非常具有穿透力。我之所以注意到他的声音,是因为他一直在和同学聊天。
报销
“报销,报销了!……”他一直在兴奋地重复他报销了一笔费用的事情,“一千块,报销九百,嘿嘿,就一百!”原来是保险公司报销了他骨折产生的医药费。十句里面除了有七句是在说“报销九百”,还有三句表达的是当初如何不情愿买保险,结果“不到半年,不到半年啊!”就变成九百块了。兴奋够了,开始给乘客们讲他是如何骨折的。哦,好象他本来只是想给他的女同学讲。
体质
“医生说我非常危险。”他很为此感到骄傲,“他说我的骨头很容易就会骨折”。我赞同医生的观点,他对保险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危险人物!也许这也能解释他为什么长不高?虽然在发育上没有优势,但是他同大多数小男孩儿一样,很喜欢打架。只不过聊到打架的时候,他会捎带无奈的说:“哎,我这体质。”
打架
也许保险公司经理的孩子是他的同学,因为我听到:“就我这体质,上次还把某某某给打哭了。”经理的孩子真是心疼家长,他一定不敢还手攻击危险人物。哈哈,也许根本不是这样。
外号
老罗说:“小孩子打架比的是什么?比发育!”由于总有孩子发育慢,他们在打架中总是占劣势,不幸的是,他们不仅输掉打架也输掉了对手的尊敬。小胖子告诉我们,经常被打的家伙被起了外号。鉴于这些外号的龌龊程度,我就不在这里复述了,我只喜欢表示亲昵的外号。当然,身体发育慢的孩子,不一定脑子发育也慢,他们知道以牙还牙,给他们的对手也起了类似的外号。我猜这些孩子的世界中没有互相尊重了。
对口相声
不仅仅是孩子的世界,大人的世界也一样。就好象更换频道似的,小胖子刚刚停止广播,那边两位成年女性又开始了。我猜他们并不认识,一位三十来岁,另一位比她大个十岁吧。四十多要从三十多的旁边过去好下车,结果不知道咋的就发生了摩擦。每次在公共汽车上看到这种事情,战斗双方互相侮辱的程度总能让我在这方面的阅历不断刷新,直接挑战我的忍耐力。比如在战斗刚开始,三十多就知己知彼般地祭出了法宝:“你更年期!”我估计四十多的怒气一下就满槽了。
好在我知道其中一位必然在下一站下车,否则我一定忍不住的。除非她们能听从我劝告停火,否则唯一能限制我使用暴力平息这场战斗的恐怕就是这拥挤的车厢了。我知道有人反对我的想法,当四十多下车的时候,我听到一个成年男性的声音:“诶,别下车啊,接着来啊。这大清早,这相声说的!”
三十多一直背对着我,我只能看到她背着一个粉色小书包,这是她上小学的女儿的。小女孩儿就站在她身边,比我更靠近战场。
20080412
香山归来
香山有什么新鲜的?对,所以我不是要说香山!登顶香炉峰之后就这么下山回家了么?不可以这么无聊!我要说的这趟旅途正是从香炉峰才开始的。
从香炉峰向西,绵延的山脉从此奔腾而去。既然才踏入了她的边界一点点,我猜她不会介意我多探索一些。我的计划是南行,从八大处(正南方向)或者黑石头(西南方向)出山。要知道,在我后来看到地图之前,我可并不完全确定我的目的地的方向。但是根据我心中的地图——我在之前的十多年中不断更新这幅地图——告诉我应该选择西南作为大方向。我先用表确定了方向,然后就从香炉峰的观景台向西南方望去,就像个观察战场的将领,我发现有三个选择。尽管现在目力所及的防火道都铺上了水泥,但这却反而让我困惑,不得不仔细考虑。右路一直向西,不仅要翻越山梁,而且道路末端隐没于山间不知所踪,让我放弃它的最大原因是我认为不应该那么向西。左路乍看是依山势急速下降,可是照它的发展趋势,恐怕难免要翻越对面那道山梁,不仅会浪费体力而且前途未卜(后来看地图发现,这条路缺是去八大处最近的路)。唯独中路让我看到希望,虽然它只是一条普通山道,可这条路定位在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一个均匀下降的山梁上。我不仅看清了它的走势,而且还看到它会把我带到一个村子。在那里,我看到了停泊的车辆。
香炉峰南侧围墙上开了一道小门,踏出这道门,就是防火道。沿着防火道一直向南,在第一个叉路口我看到“车辆行人禁止入内”的牌子。没关系,我本来也不需要防火道,就从这里踏上山道。刚走两步就看到第二个牌子上的小广告:“买尸13*********”。这让我想起若干年前发生在这一带的两少女遇害案,她们的某些器官被挖走了。平复心情的同时我告诫自己,虽然这条路看起来并不坎坷,而且我也一定不会迷路,但是我仍然需要小心谨慎。我知道那怕只是把脚崴了,也不会有人扶我下山的。
同上山的时候不同,我现在走在山梁之上,而且这里树木稀少。在这种地方,不仅要做好被两翼山上的狙击手(如果有的话)轻松锁定的心理准备,最需要注意的是强劲的山风。我把登山时脱下的两件上衣都重新穿上了,可是我的鼻子仍然落泪了。
走在山梁上也有好处,我总能发现山坡上的景色。距离山道不远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房后有些平整的田地,已经长出嫩绿的苗儿。天哪,这不就是我向往的“幽谷式”居住地么!一只孤零零的乌鸦从我正前方飞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漂亮的黑色后背提示我:我在比她更高的海拔!当然她飞的比我走得快,不一会儿她的叫声已经从我侧面转移到前面了。
一直以来,我不仅自负于我的方向感和寻路术,我还承认我一直运气不错。这不,眼前竟然出现了一座水库!后来我向村民询问得知,这里叫做陈家沟。村民们在山沟里修了一座小型水坝,把水存住以为己用。这地形让我想起来洛克莫丹,当然洛克莫丹是矮人的家园,所以这个水坝的建筑工艺和规模都肯定比洛克湖水坝差远了。
在湖边是一些仿木屋的小房子,看来是个度假村的规划。我穿过这些小屋就看到了湖岸,眼前一亮!几位摄影师正对着一位模特拍照,他们还讨论如何摆pose。是一位外籍模特,摄影师只会偶尔说几个简单的单词,好在艺术这玩意儿跨越语言的障碍。又从远处走来两位模特,据说因为她们怕冷,有些照片没有拍成。那是,艺术是要付出代价的。走过水坝,又走上了水泥路。我不晓得这是否也是防火道,但我知道这条路肯定可以带我出山,路边停着的就是来自文明都市的摄影师们的汽车。
在路上,我得知顺路下去是黑石头村,而在某个叉路口上去可以到达八大处。我想既然下山的路都走了这么远了,还是就不要再花费更多体力寻找八大处了吧,于是就继续下山了。这段下山的道路从板凳沟开始就变得极其无聊,几乎没有弯道,又没什么景色,除了一些喷上新绿的杨树倒是耐看。可惜我认为在这样稀稀拉拉的杨树上是不可能找到传说中的“最后归宿旅店”的。
正当我无聊透顶正在考虑要不要干脆顺着路滚下山去的时候,道路终于出现了一个拐点,我发现我进村了。这应该就是黑石头村了,村里已经升起了炊烟。路边小块儿田地中的农妇刚刚拔出来几棵葱准备回家做晚饭,而她的小狗儿老老实实地卧在篮子中。走到这里,我终于感觉到有些累了。正当我盘算大概还多久才能发现大路的时候,我竟然发现了一个公共汽车站!是621的总站,我只是瞄了一眼车头上终点站,就知道坐它肯定没错。正好一位司机准备出发,我成了第一位乘客。
村里的小路对于公共汽车来说有些颠簸,我很惊讶这路车会开进来这么深。不过这很快会发生变化,村里正在建设,修新马路,修新楼房。我脑中迸出一个想法:要不要在这儿买房……不过对于目前还有自己卧室的我来说,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坐车回家的愉悦所取代了。我发现只需要换成一次,972就可以把我直接送到楼下。相当体贴的路线,它怎么知道我今天不想再多走一点儿路了?
所以说,这归途真是太精彩了!我想也许我可以找一位坎德人交流一下,至少我制作了一幅地图。
Technorati 标签: Google Earth,香山,香炉峰,黑石头,陈家沟,板凳沟,石景山,防火道,地图
从香炉峰向西,绵延的山脉从此奔腾而去。既然才踏入了她的边界一点点,我猜她不会介意我多探索一些。我的计划是南行,从八大处(正南方向)或者黑石头(西南方向)出山。要知道,在我后来看到地图之前,我可并不完全确定我的目的地的方向。但是根据我心中的地图——我在之前的十多年中不断更新这幅地图——告诉我应该选择西南作为大方向。我先用表确定了方向,然后就从香炉峰的观景台向西南方望去,就像个观察战场的将领,我发现有三个选择。尽管现在目力所及的防火道都铺上了水泥,但这却反而让我困惑,不得不仔细考虑。右路一直向西,不仅要翻越山梁,而且道路末端隐没于山间不知所踪,让我放弃它的最大原因是我认为不应该那么向西。左路乍看是依山势急速下降,可是照它的发展趋势,恐怕难免要翻越对面那道山梁,不仅会浪费体力而且前途未卜(后来看地图发现,这条路缺是去八大处最近的路)。唯独中路让我看到希望,虽然它只是一条普通山道,可这条路定位在向西南方向延伸的一个均匀下降的山梁上。我不仅看清了它的走势,而且还看到它会把我带到一个村子。在那里,我看到了停泊的车辆。
香炉峰南侧围墙上开了一道小门,踏出这道门,就是防火道。沿着防火道一直向南,在第一个叉路口我看到“车辆行人禁止入内”的牌子。没关系,我本来也不需要防火道,就从这里踏上山道。刚走两步就看到第二个牌子上的小广告:“买尸13*********”。这让我想起若干年前发生在这一带的两少女遇害案,她们的某些器官被挖走了。平复心情的同时我告诫自己,虽然这条路看起来并不坎坷,而且我也一定不会迷路,但是我仍然需要小心谨慎。我知道那怕只是把脚崴了,也不会有人扶我下山的。
同上山的时候不同,我现在走在山梁之上,而且这里树木稀少。在这种地方,不仅要做好被两翼山上的狙击手(如果有的话)轻松锁定的心理准备,最需要注意的是强劲的山风。我把登山时脱下的两件上衣都重新穿上了,可是我的鼻子仍然落泪了。
走在山梁上也有好处,我总能发现山坡上的景色。距离山道不远有一座孤零零的小房子,房后有些平整的田地,已经长出嫩绿的苗儿。天哪,这不就是我向往的“幽谷式”居住地么!一只孤零零的乌鸦从我正前方飞过,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她漂亮的黑色后背提示我:我在比她更高的海拔!当然她飞的比我走得快,不一会儿她的叫声已经从我侧面转移到前面了。
一直以来,我不仅自负于我的方向感和寻路术,我还承认我一直运气不错。这不,眼前竟然出现了一座水库!后来我向村民询问得知,这里叫做陈家沟。村民们在山沟里修了一座小型水坝,把水存住以为己用。这地形让我想起来洛克莫丹,当然洛克莫丹是矮人的家园,所以这个水坝的建筑工艺和规模都肯定比洛克湖水坝差远了。
在湖边是一些仿木屋的小房子,看来是个度假村的规划。我穿过这些小屋就看到了湖岸,眼前一亮!几位摄影师正对着一位模特拍照,他们还讨论如何摆pose。是一位外籍模特,摄影师只会偶尔说几个简单的单词,好在艺术这玩意儿跨越语言的障碍。又从远处走来两位模特,据说因为她们怕冷,有些照片没有拍成。那是,艺术是要付出代价的。走过水坝,又走上了水泥路。我不晓得这是否也是防火道,但我知道这条路肯定可以带我出山,路边停着的就是来自文明都市的摄影师们的汽车。
在路上,我得知顺路下去是黑石头村,而在某个叉路口上去可以到达八大处。我想既然下山的路都走了这么远了,还是就不要再花费更多体力寻找八大处了吧,于是就继续下山了。这段下山的道路从板凳沟开始就变得极其无聊,几乎没有弯道,又没什么景色,除了一些喷上新绿的杨树倒是耐看。可惜我认为在这样稀稀拉拉的杨树上是不可能找到传说中的“最后归宿旅店”的。
正当我无聊透顶正在考虑要不要干脆顺着路滚下山去的时候,道路终于出现了一个拐点,我发现我进村了。这应该就是黑石头村了,村里已经升起了炊烟。路边小块儿田地中的农妇刚刚拔出来几棵葱准备回家做晚饭,而她的小狗儿老老实实地卧在篮子中。走到这里,我终于感觉到有些累了。正当我盘算大概还多久才能发现大路的时候,我竟然发现了一个公共汽车站!是621的总站,我只是瞄了一眼车头上终点站,就知道坐它肯定没错。正好一位司机准备出发,我成了第一位乘客。
村里的小路对于公共汽车来说有些颠簸,我很惊讶这路车会开进来这么深。不过这很快会发生变化,村里正在建设,修新马路,修新楼房。我脑中迸出一个想法:要不要在这儿买房……不过对于目前还有自己卧室的我来说,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坐车回家的愉悦所取代了。我发现只需要换成一次,972就可以把我直接送到楼下。相当体贴的路线,它怎么知道我今天不想再多走一点儿路了?
所以说,这归途真是太精彩了!我想也许我可以找一位坎德人交流一下,至少我制作了一幅地图。
Technorati 标签: Google Earth,香山,香炉峰,黑石头,陈家沟,板凳沟,石景山,防火道,地图
20080324
初用Google Docs的感受
虽然早就知道Google Docs的存在,但是一直也没有去尝试。几天前同学聚会之后,整理新的通讯录的任务交给了我。其实大家期待的也就是个.xls表格,不过我想这是个体验的机会,于是直接奔向Docs,确切的说是Spreadsheet。
打开速度很快。对于配置不好的机器,恐怕比打开Excel要快的多。界面很干净,刚开始看起来就像一个“打开”对话框或者“资源管理器”。由于我要做表格,于是我新建了一个Spreadsheet。我选用的界面语言是English(US),这是可选的,包括简体中文。
就像使用Excel一样,Spreadsheet也提供了基本的表格操作功能。我对Excel很熟悉,所以现在使用Spreadsheet也没问题。刚打开的时候,它提示我为文档命名,并且打开了自动保存功能。感觉就像在Gmail写信的时候它能自动保存到草稿,至于Docs每次自动保存的间隔是多少,我并没有感觉出来。后来我就开始输入通讯录的内容,完全没有担心是否能导出为.xls。是的,它当然可以。在左上角的File菜单中,有Export子菜单,其中有六种导出方式。
除了导出为.xls放到校友录上之外,我发现了还有其他方式来和我的同学共享这个通讯录——我看到右上角有个蓝灰色的Share标签(刚才我一直在Edit标签下工作呢)。基本上包括三种共享方式:collaborators(合作者)、viewers(读者)或者邀请某人直接参与表格的填写,当然了,都要给他们发送电子邮件。我先邀请了两位同学成为我的合作者,他们应该也有和我近似的编辑权限。然后给其他同学发信,告诉他们我这里建立了好了通讯录,大家可以来看了。对于信息不全的同学,我要请他们来亲自填写了。给他们发信的时候,Docs会帮你制作一个表单,通过回答表单的问题,答案就被收集到文件中,填写到对应的列。至少经我测试是这样的,非常方便,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后来我和我的一位合作者同时编辑这个通讯录,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Discuss标签即时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等等。我们甚至能同时看到彼此圈选了哪个表格,这让我想起了War3中的共享单位。可以说在Docs上工作让我很享受。
Technorati 标签: Google Docs,Spreadsheet,Excel,表格,共享,通讯录,在线办公
打开速度很快。对于配置不好的机器,恐怕比打开Excel要快的多。界面很干净,刚开始看起来就像一个“打开”对话框或者“资源管理器”。由于我要做表格,于是我新建了一个Spreadsheet。我选用的界面语言是English(US),这是可选的,包括简体中文。
就像使用Excel一样,Spreadsheet也提供了基本的表格操作功能。我对Excel很熟悉,所以现在使用Spreadsheet也没问题。刚打开的时候,它提示我为文档命名,并且打开了自动保存功能。感觉就像在Gmail写信的时候它能自动保存到草稿,至于Docs每次自动保存的间隔是多少,我并没有感觉出来。后来我就开始输入通讯录的内容,完全没有担心是否能导出为.xls。是的,它当然可以。在左上角的File菜单中,有Export子菜单,其中有六种导出方式。
除了导出为.xls放到校友录上之外,我发现了还有其他方式来和我的同学共享这个通讯录——我看到右上角有个蓝灰色的Share标签(刚才我一直在Edit标签下工作呢)。基本上包括三种共享方式:collaborators(合作者)、viewers(读者)或者邀请某人直接参与表格的填写,当然了,都要给他们发送电子邮件。我先邀请了两位同学成为我的合作者,他们应该也有和我近似的编辑权限。然后给其他同学发信,告诉他们我这里建立了好了通讯录,大家可以来看了。对于信息不全的同学,我要请他们来亲自填写了。给他们发信的时候,Docs会帮你制作一个表单,通过回答表单的问题,答案就被收集到文件中,填写到对应的列。至少经我测试是这样的,非常方便,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后来我和我的一位合作者同时编辑这个通讯录,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Discuss标签即时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等等。我们甚至能同时看到彼此圈选了哪个表格,这让我想起了War3中的共享单位。可以说在Docs上工作让我很享受。
Technorati 标签: Google Docs,Spreadsheet,Excel,表格,共享,通讯录,在线办公
20080311
过马路
自打开会以来,建银大厦的门前就进入了戒严状态。门口的保安、警察、武警,甚至连交通协管员都进入了一种平时难得的状态。警戒线和警示桶圈起来一大块地方。今天,当我走到湾子路口打算从南向北过马路的时候,赶上了精彩的时刻。
车道上每隔若干米就站个警察的样子恐怕很多人都见过了,不提也罢。而在湾子路口,保安也参与到其中。路口的这些警力,主要是“维持”过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秩序的。因为马上我就看到从建银大厦方向开过来的车队,主要由轿车、大巴组成,其中当然少不了警车和急救车。车队非常长,大家等了很久,这很容易让我想起等火车。我怀疑这些车都是从建银大厦的院里开出来的么?其实是不是也不重要,我们都要等。
当我怀着想看看这车队到底能有多长的好奇心的时候,车队终于全部过去了。之后又等了若干秒,路口放行了。
下面我得说说过马路的事儿。虽然有那么多警力在维持秩序,他们并没有做对,简直是草芥人命。每天我过马路吃午饭的时候,当然还包括其他时候过马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看到N多人都不正确地过马路,甚至经常是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等红灯。所以我得说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所说,其实非常简单:
确切的说,不是不会过,而是不会等。经常看到大堆的行人停留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界线上等待红灯,更多的时候就占用了非机动车道,甚至影响了机动车的拐弯,这都是不对的。这些人,如果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应该到中心线等待,甚至可以干脆跑过去,何必要在不当不正的地方干扰其他车辆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如果看到人行横道信号灯为红,则站在便道上,不要踏上斑马线一步。如果为绿,则通过斑马线。就是说,如果你认识马路牙子并能正确分辨红绿,红灯的时候就在马路牙在上呆着。只要脚往斑马线上一踩,就算进入人行横道了。
很简单就可以保护自己并且遵守了法律。
改装一句《龙枪》里看到的话:既然你随时都可以赴死,何必要死在马路上呢,所以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前进吧。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车道上每隔若干米就站个警察的样子恐怕很多人都见过了,不提也罢。而在湾子路口,保安也参与到其中。路口的这些警力,主要是“维持”过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秩序的。因为马上我就看到从建银大厦方向开过来的车队,主要由轿车、大巴组成,其中当然少不了警车和急救车。车队非常长,大家等了很久,这很容易让我想起等火车。我怀疑这些车都是从建银大厦的院里开出来的么?其实是不是也不重要,我们都要等。
当我怀着想看看这车队到底能有多长的好奇心的时候,车队终于全部过去了。之后又等了若干秒,路口放行了。
下面我得说说过马路的事儿。虽然有那么多警力在维持秩序,他们并没有做对,简直是草芥人命。每天我过马路吃午饭的时候,当然还包括其他时候过马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看到N多人都不正确地过马路,甚至经常是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等红灯。所以我得说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所说,其实非常简单:
第三十九条 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二)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停留等侯。
确切的说,不是不会过,而是不会等。经常看到大堆的行人停留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界线上等待红灯,更多的时候就占用了非机动车道,甚至影响了机动车的拐弯,这都是不对的。这些人,如果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应该到中心线等待,甚至可以干脆跑过去,何必要在不当不正的地方干扰其他车辆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如果看到人行横道信号灯为红,则站在便道上,不要踏上斑马线一步。如果为绿,则通过斑马线。就是说,如果你认识马路牙子并能正确分辨红绿,红灯的时候就在马路牙在上呆着。只要脚往斑马线上一踩,就算进入人行横道了。
很简单就可以保护自己并且遵守了法律。
改装一句《龙枪》里看到的话:既然你随时都可以赴死,何必要死在马路上呢,所以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前进吧。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80306
Facebook入门
今天开始了我的Facebook之旅。我都为我的“进步”而感到惊讶。在和其他几位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认为Facebook并不是很容易玩转的,还不算更多的人都不知道Facebook。当然了,我决没有达到玩转的阶段,不过至少开始了。其实这个也要慢慢来,同时把全世界的门都放到我眼前,我也会晕菜的。有很多朋友问我Facebook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问题就好像一个婴儿刚出生就问我生出来是做什么的,这恐怕还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Facebook是一个非常大的环境,相当多的东西等着我去慢慢探索。这个环境就是所谓的SNS——Social Network System,社交网络系统。
我来介绍下目前位置我在Facebook都作了些什么事情吧,罗列如下。不过要注意,我可不是一瞬间搞定的这些东西,而是一点一点边学边做。
我向一位初中同学了解Facebook,于是他给我发了一个Facebook邀请函,我通过这个邀请函,开始了Facebook之旅。
首先当然是注册。据说注册的名字最好是原名,以便朋友找到你。不过对于中文名字,Facebook恐怕会感到困惑。
很自然的,给我发邀请函的这位同学成为了我的第一位Facebook上的朋友。我在登陆之后还找到了其他同学加为朋友。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到校友录,这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我也可以搜索我的同事们,可是我相信我是单位第一个用Facebook的。
注册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我的第一个Network——China。这里要说的是,Facebook对US、UK、Canada之外的用户的支持很是差点事儿。如果我住在US,可以把我的地点Network细化到一个城市;可是因为我来自China,我都找不到Beijing这个Network。
下一步,我补充了我的诸多相关信息。我相信这么做可以让我找到更多的朋友。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动态信息这里。本来可以写is at work之类,但是我写了一个is watching you,哈哈。
我刚到这里,朋友就在我的Wall上留言了。这个Wall就是指可以贴留言条的墙。于是我们开始Wall来Wall去。
根据兴趣爱好,我找到了The Art of War这个Group,这就好像是一个兴趣小组。我还加入了其他Group,比如Beijing Olympics 2008,还有一个关于我的家族姓氏的Group,等等……
我邀请了其他朋友来一起体验Facebook,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功能:Poke。这是“戳”、“捅”,就是打招呼呗。于是我们Poke来Poke去。
然后我发现了application这回事儿,好像是插件。我自己添加的第一个application是FriendFeed插件,你看,我又提到了FriendFeed,强大吧。
后来,我添加了一些照片。这里要说一个非常棒的功能——“In this picture:”,这涉及到tag。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多人照片,你可以发现照片下面写着其中都有谁谁谁,然后他甚至还用小象框告诉你哪个名字是哪个头。在发布照片时,可以通过tag这张多人照片来作出上面的效果。据说你的朋友也可以通过tag你的照片来标记自己。可惜我tag的同事们都不在Facebook,于是我向其中一些发送了信息,期待加入。
OK,目前就这么多。借用同学的一句wall post总结:there are a lot more yet to be discovered =D
参考:
[1] 我的Facebook
[2] Facebook启示录,译言网
[3] 海内网,简直是Facebook的中文翻版,可是有些细节没有做到
我来介绍下目前位置我在Facebook都作了些什么事情吧,罗列如下。不过要注意,我可不是一瞬间搞定的这些东西,而是一点一点边学边做。
我向一位初中同学了解Facebook,于是他给我发了一个Facebook邀请函,我通过这个邀请函,开始了Facebook之旅。
首先当然是注册。据说注册的名字最好是原名,以便朋友找到你。不过对于中文名字,Facebook恐怕会感到困惑。
很自然的,给我发邀请函的这位同学成为了我的第一位Facebook上的朋友。我在登陆之后还找到了其他同学加为朋友。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到校友录,这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我也可以搜索我的同事们,可是我相信我是单位第一个用Facebook的。
注册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我的第一个Network——China。这里要说的是,Facebook对US、UK、Canada之外的用户的支持很是差点事儿。如果我住在US,可以把我的地点Network细化到一个城市;可是因为我来自China,我都找不到Beijing这个Network。
下一步,我补充了我的诸多相关信息。我相信这么做可以让我找到更多的朋友。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动态信息这里。本来可以写is at work之类,但是我写了一个is watching you,哈哈。
我刚到这里,朋友就在我的Wall上留言了。这个Wall就是指可以贴留言条的墙。于是我们开始Wall来Wall去。
根据兴趣爱好,我找到了The Art of War这个Group,这就好像是一个兴趣小组。我还加入了其他Group,比如Beijing Olympics 2008,还有一个关于我的家族姓氏的Group,等等……
我邀请了其他朋友来一起体验Facebook,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功能:Poke。这是“戳”、“捅”,就是打招呼呗。于是我们Poke来Poke去。
然后我发现了application这回事儿,好像是插件。我自己添加的第一个application是FriendFeed插件,你看,我又提到了FriendFeed,强大吧。
后来,我添加了一些照片。这里要说一个非常棒的功能——“In this picture:”,这涉及到tag。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多人照片,你可以发现照片下面写着其中都有谁谁谁,然后他甚至还用小象框告诉你哪个名字是哪个头。在发布照片时,可以通过tag这张多人照片来作出上面的效果。据说你的朋友也可以通过tag你的照片来标记自己。可惜我tag的同事们都不在Facebook,于是我向其中一些发送了信息,期待加入。
OK,目前就这么多。借用同学的一句wall post总结:there are a lot more yet to be discovered =D
参考:
[1] 我的Facebook
[2] Facebook启示录,译言网
[3] 海内网,简直是Facebook的中文翻版,可是有些细节没有做到
20080206
Counter-Strike
1月30日上午,单位组织进行了一场模仿Counter-Strike游戏,环境比较逼真,挺有意思,大家打得都很投入,也很尽兴。所里投入战斗的有40人,22男18女,平均分成两组。
我们一共打了两个场景,地形都很棒。都是在废弃的建筑物中进行的,进攻途径大致有三条,很标准。每人5条命。可惜这种“激光武器”太难命中对方了,每个人身上只有很少几个点被打中才算被命中。
第一局我队防守。在对方开始进攻前我认真地侦查了一下己方的地形,利用地形,我击杀了20人次……我防守的地方地形虽然复杂,有很多可以利用的门、窗口、拐角,但是抵不住“敌人”强大的攻势,最后我还是被人海淹没了……
第二局交换场地,我队改进攻。有了上一局防守的经验,我觉定暂时不进攻。在确定3个方向都有我方队员之后,我开始在我方基地中“狙击”对方防守队员。一开始我找到一个三四米高的小窗口,爬着梯子可以上去,地形非常理想。可惜教练认为这里过于危险,命令我放弃这个地形。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又找到了一个紧贴地面的通风窗口,这里非常隐蔽,我趴在这里“狙”杀了5人次。等我被发现后,只好杀出去了,可惜这时对方都没剩下多少人了。在队友的火力压制下,我从右路包抄到对方基地后面。这里有很多窗户可以进入,幸运的是竟然无人防守,我甚至在侧面就可以通过窗户进行偷袭。通过窗户进入这个二层建筑物后,我到了一个走廊,延伸到东西两向,连接着所有的房间,虽然暂时没人,但是也不一定安全。在几个成功偷袭之后,我的队友已经从中路和左路杀进来了,我们会师并开始围剿最后的敌人。据统计,还有一个敌人没有被击毙。最后发现他竟然是对方的队长,他无耻地摘掉头盔,装作“阵亡”的样子,负隅顽抗……
第三局换了一个地图双方对攻。这个地图地形更复杂,而且感觉非常真实,就像战争中的废墟,有残垣断壁的房子,有废弃的设备当作掩体,进攻路线也非常丰富。我把自己Role Play为一个突击队员,冲在最前面。可惜我没有在进攻前细致的侦查好地形,草率前进葬送了我4条命;而击杀我的正是大所长,姜还是老的辣,服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讨论的话题主要是就是这场战斗中的趣事。而第二天,又开始纷纷念叨各自的腰酸腿疼了……
Technorati 标签: Counter-Strike
20080204
The first step to Thunderfury
Yesterday, with 5 other friends, I came back MC as a Tankadin for the legendary weapon:
After killing some mobs we faced Garr. The mobs are very easily for us now, but everyone should take care the 18min respawn of Ancient Core Hound. Note that Garr is 3 levels upon us but the Firesworns are still 60 elite.
Our strategy is as below. I aggro and pick up 8 Firesworns. Meanwhile, one hunter misdirect Garr to our warrior tank. DPS focus on Garr first. And one healer is enough for the two tanks.
Here is experience of tanking Firesworns. NO banish is need until Garr is dead. Because they could hardly hit me, a T5 geared tankadin. There're always Miss/Dodge/Parry/Block scrolling. The most hurt comes from their Immolate. However, as a paladin, i could Clease the DoT on sight. The Firesworns will become enraged after Garr's death and hit me about 800 after block of 600+ value. So at this time, the healer turn to me, and warrior tank taunt one away from me, and warlock banish one. Then fire at will and kill them all.
We didn't find the Right Half this time, however i got the Left Half luckily minutes later from Baron Geddon. =D
The fight with Baron is unaltered. I suggest that you fought in the chunnel from Garr to Baron, and as quickly as you can to avoid the Hound.
HAPPY SPRING FESTIVAL!
20071114
Dance in the Rain
今天白天小雨,最高气温7摄氏度。
早上起床就看到下雨了,我拿出了雨衣,可是犹豫是否去使用它。最后我决定只把它作为备用,冒雨骑到单位,我的上衣本身也是防雨的。
这雨不是落下来的,而是飘下来的,看不到雨珠可是衣服却被打了一层水。雨水飘进帽檐也打在了脸上,再加上久违的湿润空气,感觉非常滋润。路上听着Hit FM的音乐,穿梭在被雨水重新洗礼的往日街道,这样的早晨真的美妙极了。
早上起床就看到下雨了,我拿出了雨衣,可是犹豫是否去使用它。最后我决定只把它作为备用,冒雨骑到单位,我的上衣本身也是防雨的。
这雨不是落下来的,而是飘下来的,看不到雨珠可是衣服却被打了一层水。雨水飘进帽檐也打在了脸上,再加上久违的湿润空气,感觉非常滋润。路上听着Hit FM的音乐,穿梭在被雨水重新洗礼的往日街道,这样的早晨真的美妙极了。
20070716
点名游戏
被qingqing点到名,问题出自其Windows Live Spaces:
http://greatqq.spaces.live.com/blog/cns!A7F6992C70442CB7!522.entry
1. 如果所有的条件都以满足,最想做的工作是什么?
寻找这个世界固有的各种规律。如果找到了,并且其允许,并且有必要,我将改造这个世界,使之符合其的所有要求。
2. 北京、上海和杭州,最喜欢哪个城市?
没去过杭州,所以有可能最喜欢杭州。
3. 有过绝望的感觉吗?怎么战胜这种感觉的?
有过。实践;这个时候越思考,越绝望。
4. 相信“距离产生美”吗?
相信。不过我所理解的“距离” = 不重合,并不一定等于很遥远。
5. 你有理想吗?是什么?比如“开个煎饼摊”。
有。比较现实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比较不现实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参考问题1的回答吧。
6. 你上厕所没带纸,兜里只有一百块钱和一张女(男)友照片,你使用哪张?
哪个都不用,穿好衣服,装作没事一样回家处理。
7. 身高和外貌更看重哪个?
两个都没有的我是不会看重的。
8. 你最近一次感到很痛苦的是什么事?
感到自己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差。
9. 愿意尽力保护的人或事物,或者愿意维持的状态或感觉,说4个吧~
道德、秩序、健康、思想。
10. 有什么心里话想对我说什么?
我很佩服你。
11. 当代有为男青年们,你们希望:先成家后立业?先立业后成家?或者先同居再立业然后再成家?(已婚人士请解释先成家的原因)[by Qingqing]
先立业后成家。
我增加的问题:
12. 你有信仰么?有的话,是什么?[by SaintHermit]
13. 你所知道的有信仰却又堕落的角色是谁(限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他是为什么堕落的?(例:萨格拉斯)[by SaintHermit]
我删掉的问题:
好像规则不反对我删掉某些题目之后再点名,那么我删掉第6题,被点名的人不必回答这个问题。
游戏规则:
1.被点到名子的人在自己的blog中回答点你名子的人回答的和提出的问题,并且要再想出几个题目,再将这几个题目传给其他几个好朋友,要他们回答,还要去他们的博上留言告诉他们“你被点名了!”
2.这几个人要在自己的博上注明是从哪里接到的题目,并且要再想出几个题目传给另外几个人,让游戏继续下去,但是不得回传.
3.被点名者不得拒绝回答问题.
4.完成游戏的人将永远得到大家的幸福.
我来点(继承qingqing的风格,传男不传女):Li Zijian、Zhang Jinglei、Wang Lei、Zhu Yu。
20070409
骑车上班
搬到新的住地后,可以骑车上班了。从四环进三环,再走一点就到了单位,还是很顺的。听着Hit FM中V&M主持的Fresh Morning Show,在车流中左躲右闪,频繁加减速,这种感觉很刺激。所以周末又回头去玩了玩NFS8 UnderGround 2,听着涡轮增压的轰鸣声和液氮加速的呲呲声,YY着自己的自行车……说实话,非机动车很少见到有能超过我的,如果堵车,那我自然比汽车还快了。
话说自行车的路权怎么就这么弱呢,随便个什么机动车就敢大摇大摆的占用自行车道,有的路段即使一个小面都能把自行车道完全堵死。我这个恨呐,恨不得自己马上变个坦克从他身上压过去。还有的骑车人总选择逆行,我知道主要原因都是为了避免绕远。这可以作为省事的理由,但是不能作为违反交通规则的理由。我经常和逆行车辆飞快地擦肩而过,不知道会不会给他们带来某种精神损失。后来我就琢磨那些“两马错蹬间,生擒敌将”是怎么做到的……
违反交通规则那些人,无论机动车或者非机动车,直接带来的不是“危险”和“事故”,更多的是“影响”和“隐患”。可是人们总觉得没有事故就万事大吉,这种思路并没有考虑到同在一条路上的其他人的情况。比如一个开到自行车道上的汽车,会影响自行车道的通畅程度,降低自行车的速度和这个车道的通行能力。比如逆行的人,不仅占用了顺向车道,在某些情况还迫使正常行驶车辆减速。还比如那些不老老实实在停车线后面等红灯的自行车和行人,非得往前多走两步,这直接影响交叉方向通行能力或者拐弯车辆的路线和速度。直接闯红灯的,就更是拿自己或者他人生命开玩笑了。还有等公共汽车的人站到行车道上等车,导致公共汽车无法进站,都停在路中间上下客,导致后面的车流通行不畅。这些无良的交通行为,轻者导致交通不畅,重者就是事故了。
话说自行车的路权怎么就这么弱呢,随便个什么机动车就敢大摇大摆的占用自行车道,有的路段即使一个小面都能把自行车道完全堵死。我这个恨呐,恨不得自己马上变个坦克从他身上压过去。还有的骑车人总选择逆行,我知道主要原因都是为了避免绕远。这可以作为省事的理由,但是不能作为违反交通规则的理由。我经常和逆行车辆飞快地擦肩而过,不知道会不会给他们带来某种精神损失。后来我就琢磨那些“两马错蹬间,生擒敌将”是怎么做到的……
违反交通规则那些人,无论机动车或者非机动车,直接带来的不是“危险”和“事故”,更多的是“影响”和“隐患”。可是人们总觉得没有事故就万事大吉,这种思路并没有考虑到同在一条路上的其他人的情况。比如一个开到自行车道上的汽车,会影响自行车道的通畅程度,降低自行车的速度和这个车道的通行能力。比如逆行的人,不仅占用了顺向车道,在某些情况还迫使正常行驶车辆减速。还比如那些不老老实实在停车线后面等红灯的自行车和行人,非得往前多走两步,这直接影响交叉方向通行能力或者拐弯车辆的路线和速度。直接闯红灯的,就更是拿自己或者他人生命开玩笑了。还有等公共汽车的人站到行车道上等车,导致公共汽车无法进站,都停在路中间上下客,导致后面的车流通行不畅。这些无良的交通行为,轻者导致交通不畅,重者就是事故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