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三国.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三国. Show all posts

20101203

张角是个术士


昨晚三国杀,连续用了几次张角,略有感悟,愿在此分享。

其中一次我把张角玩的那叫一个鬼使神差,那叫一个爆发力强,整个战斗很像在用一位WoW中火毁天赋的Warlock。不过我很久没玩WoW了,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WLK刚开始的时代。就让我用往昔的记忆聊以自娱自乐吧,呵呵。

Warlock in World of Warcraft


我记忆中的火毁Warlock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术士依赖Soul Shards,这主要通过Drain Soul来获取;二,被打了有一定几率瞬发Shadow Bolt或Incinerate,暴击伤害可以达到200%;三,逮着机会可以cast一个伤害最高的Soul Fire,各种视频中秀的就是它了。

三国杀中的张角

再来看看张角,是不是相当的类似呢?!

其一鬼道,张角依赖黑色牌去改判定,尤其是黑桃花色。这个技能让张角这个角色非常的灵活,进可攻退可守,只要有手里有Soul Shard,啊……我是说黑色牌。为了触发雷击或闪电,张角应该有意识地储备一些黑桃牌。战术能力强的玩家,一定会用黑色牌不断换取各种锦囊,从局势上压制对手。生存意识强的玩家,也会果断弃掉黑色牌来换取桃。

其二雷击,张角出闪时有一定几率对某角色造成2点伤害。出闪一般是响应杀,这一点上倒是比Warlock舒服——并不是真正被命中后才触发,而且更加可控,从是否出闪到是否雷击都是玩家说了算,当然最可控也是最有爆炸性的就是当张角手中有黑桃时,可以配合鬼道改判定而使雷击必然命中!而命中后的这2点伤害在三国杀的语境里,基本上就等于一个暴击,还是元素伤害的。

其三闪电,当闪电从每位玩家的头上依次判定过去的时候,这就为张角储备了强大的能量,因为这每一次判定都可能为他带来引爆闪电的黑桃2~9。关键时刻,闪电的中与不中,都是张角说了算了。闪电是3点伤害,绝对可以媲美华丽的Soul Fire了。闪电和Soul Fire都有共同的“致命美感”,它们都需要酝酿,都需要等待最合适的实际,这是冷静的过程、果敢的判断、准确地出击,最终迎来灵魂注入一般的爆发!


战例分析

最后呢,奉上我昨晚的战斗记录和战场心得——天下大势为我所控。

借甄姬洛神和乐不思蜀的判定,张角鬼道数次,换取了闪准备雷击,也换到了触发雷击和闪电的黑桃牌,这样手里就储备了高伤害的能量。对手正好被乐不思蜀,也没有太多手段控制张角的手牌。当我引爆闪电的时候,有两个敌人死于过量伤害,这就像Soul Fire似的,作为终结技可能浪费很多伤害输出。有意思的是,三国杀里的过伤害是可以被高治疗补回来的;但不幸的是,敌人浪费了很大治疗量都没补够,只能说他们尽力了。有两位敌人能力有限,都没有记住我鬼道换取过闪,自投罗网杀过来后被轰到渣……这一点略显遗憾。

20060302

听易中天先生品三国

  现在我期盼周末到来的最大原因不是可以休息,而是可以在中午看《百家讲坛》这个节目。最近2个周末的内容是易中天先生笑谈三国。
  易中天先生是厦门大学的教授。他讲课很认真,尊重历史,但也不乏风趣幽默,时常采用现代辞汇描写古人的行为,正如他在这个系列节目一开始所说的,是“笑谈”。比如讲到空城计的时候说,诸葛亮带着两个小孩在城楼上唱卡拉OK,司马懿在城门前说诸葛亮把城门大开是想开party啊?可是他自己从来没笑过,除非是讲课中表演古人的笑。以前他表演刘邦的时候,就“呵呵”地笑了一下,那真是够味,这个呵呵虽然简单但是相当强地反映了当时刘邦的心理。后来讲到曹操的笑,分析曹操的几种可能大笑的原因并一一表演,也非常到位。可见这位老师研究得细致、揣摩得到位。
  他在这个系列最开始就讲到,历史人物一般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历史形象就是任务在历史记载中的形象,这是最接近真实的形象。文学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描写出的形象,比如三国演义中被贬的曹操和被神化的孔明,比如《赤壁怀古》中让人羡慕的周瑜(别人嫉妒他还可以理解,他怎么会嫉妒别人而死呢?)。民间形象就是在老百姓口耳传播的过程中的形象,比如南方常见的财神爷关公,另外他也是剃头匠行业祖师爷,宋江是山贼行业祖师爷,张飞是屠夫祖师爷,刘备是编织业祖师爷……
  谈三国不能不谈曹操,所以系列刚开始就讲的是曹操。易中天先生认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而且“奸”是被逼的,“雄”才是本质。曹操的性格存在众多矛盾的地方,但这也说明曹操是一个有“容量”的人。更多的内容,听我说不如大家自己听易中天先生说。按照预告,这周末他将继续说曹操。《百家讲谈》这个节目在每天中午12点45分播出,CCTV 10频道。希望到时候能和大家一起上课。
  我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开始认识三国这段历史的,也许是小时候听到的评书?反正在初中第一次接触《三国志III》这个游戏之前我就已经对三国有些许了解了,这个游戏更是激励着我去读了《三国演义》。当时我能在家里找到的唯一一部《三国演义》是很老的一本书,1956年出版,繁体字,竖排版,纸张都黄了,书角都磨圆了,我真舍不得拿出来看,生怕弄坏了。可是没别的可看,也只好看他了。

参考:
[1] 易中天品三国.热雨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