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就知道Google Docs的存在,但是一直也没有去尝试。几天前同学聚会之后,整理新的通讯录的任务交给了我。其实大家期待的也就是个.xls表格,不过我想这是个体验的机会,于是直接奔向Docs,确切的说是Spreadsheet。
打开速度很快。对于配置不好的机器,恐怕比打开Excel要快的多。界面很干净,刚开始看起来就像一个“打开”对话框或者“资源管理器”。由于我要做表格,于是我新建了一个Spreadsheet。我选用的界面语言是English(US),这是可选的,包括简体中文。
就像使用Excel一样,Spreadsheet也提供了基本的表格操作功能。我对Excel很熟悉,所以现在使用Spreadsheet也没问题。刚打开的时候,它提示我为文档命名,并且打开了自动保存功能。感觉就像在Gmail写信的时候它能自动保存到草稿,至于Docs每次自动保存的间隔是多少,我并没有感觉出来。后来我就开始输入通讯录的内容,完全没有担心是否能导出为.xls。是的,它当然可以。在左上角的File菜单中,有Export子菜单,其中有六种导出方式。
除了导出为.xls放到校友录上之外,我发现了还有其他方式来和我的同学共享这个通讯录——我看到右上角有个蓝灰色的Share标签(刚才我一直在Edit标签下工作呢)。基本上包括三种共享方式:collaborators(合作者)、viewers(读者)或者邀请某人直接参与表格的填写,当然了,都要给他们发送电子邮件。我先邀请了两位同学成为我的合作者,他们应该也有和我近似的编辑权限。然后给其他同学发信,告诉他们我这里建立了好了通讯录,大家可以来看了。对于信息不全的同学,我要请他们来亲自填写了。给他们发信的时候,Docs会帮你制作一个表单,通过回答表单的问题,答案就被收集到文件中,填写到对应的列。至少经我测试是这样的,非常方便,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后来我和我的一位合作者同时编辑这个通讯录,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通过Discuss标签即时交流,交换彼此的想法等等。我们甚至能同时看到彼此圈选了哪个表格,这让我想起了War3中的共享单位。可以说在Docs上工作让我很享受。
Technorati 标签: Google Docs,Spreadsheet,Excel,表格,共享,通讯录,在线办公
20080324
20080318
Arunachal Pradesh —— 藏南
尼赫鲁说(大意):“当你有机会提出异议和要求而未提出时,就意味着你已经放弃了要求”。
Arunachal Pradesh,即阿鲁纳恰尔邦。即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但是你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印度的行政地名。中国叫此地为藏南,获得控制之后名字才能起效吧……
最近的流血事件让我想起了这块地方,于是我查了一下,就不全部转述了,后面会给出一些链接,摘录一些如下。当我打开Google Earth观察这里的时候,看到GE很“严谨地”用红色边界标出了这个地区。
面积:857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25.23%)
气候:气候变化广泛:从热带气候到寒带气候。低海拔地区炎热而潮湿,高海拔地区非常寒冷。平均降水330厘米。
人口:1091117人(2001人口普查)。
农作物/经济作物:水稻、玉米、粟米、小麦,含油种子(如花生仁、棉籽等)。
主要矿藏:白云石、石墨、煤、石英岩、原油、天然气、土黄、大理石。
解放军作家金辉对那片土地这样换算:
——相当于一个江苏省、一个浙江省;相当于三个台湾、六个北京;
——相当于六个科威特;
——相当于十个英阿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
——相当于二十个日俄吵得不可开交的北方四岛;
——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一国被另一国强行侵占的最大一片土地;
——是中国版图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在东经92度至97度之间的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可是一块风水宝地,不要以为这里属喜马拉雅山脉就尽是些冰雪满野的荒漠。在夏季,由于迎着从印度洋上吹送来带着大量水分和热量的西南季风,这里温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可种植许多亚热带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称,想不到吧?
在1962年10月的中印战争中,中国在失地尽复的情况下,将军队悉数撤回至实际控制线后20公里,不啻于在事实上承认麦线存在或有效。而印度人又回到了那里,耕作建设,繁衍生息,已成了六、七百万新一代印度人除此地之外已无别的地方是他的“家”的一块土地,再收回,一时的失策,竟做成了连麦克马洪也无法做到的事!
参考:
[3] South Tibet.Wikipedia
[8] 中国藏南网
Musicovery
Musicovery也是一位朋友推荐给我的,我第一次使用就找到了我经常在HitFM听到的一首歌,当时就对她赞叹不已。一般我写或者看Blog的时候就会打开听,很好的创造了我需要的氛围。
操作很简单,不过至少要点一下鼠标,就是在Mood这个方块里面随便点一下,一般就可以开始欣赏了。Mood这个方块其实是一个坐标系——Positive or Dark, Energetic or Calm。下面的所有分类,都在这个坐标系上有所体现。Musicovery在你点击的位置附近抽出风格相近的歌曲随机组成一个“华丽的”播放列表,于是音乐就想起了。
下面是分类,不想听的话可以去掉勾。上面是一个年代表尺,可以限定出自己喜欢的年代。如果不作任何限制的话,你当然可以听到60年代的The Beatles。
注册之后,还可以收藏喜欢的歌曲,看到桃心儿了吧。 如果你的手机型号支持,还可以下载Mobile版使用。目前只看到了Nokia的几款手机,当然还需要SYMBIAN series 60系统。很可惜我的手机型号不包括在内……
其他功能,自己挖掘吧。
Have Fun!
Technorati 标签: Musicovery,Nokia
20080316
ReadBurner is Back
前一阵,我刚接触到ReadBurner,可惜没两天ReadBurner宣布停业。好在她很快又回来了!
ReadBurner有了新面貌,你还可以订阅她的Blog及时获得新消息。
Share Something!
ReadBurner有了新面貌,你还可以订阅她的Blog及时获得新消息。
Share Something!
20080311
过马路
自打开会以来,建银大厦的门前就进入了戒严状态。门口的保安、警察、武警,甚至连交通协管员都进入了一种平时难得的状态。警戒线和警示桶圈起来一大块地方。今天,当我走到湾子路口打算从南向北过马路的时候,赶上了精彩的时刻。
车道上每隔若干米就站个警察的样子恐怕很多人都见过了,不提也罢。而在湾子路口,保安也参与到其中。路口的这些警力,主要是“维持”过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秩序的。因为马上我就看到从建银大厦方向开过来的车队,主要由轿车、大巴组成,其中当然少不了警车和急救车。车队非常长,大家等了很久,这很容易让我想起等火车。我怀疑这些车都是从建银大厦的院里开出来的么?其实是不是也不重要,我们都要等。
当我怀着想看看这车队到底能有多长的好奇心的时候,车队终于全部过去了。之后又等了若干秒,路口放行了。
下面我得说说过马路的事儿。虽然有那么多警力在维持秩序,他们并没有做对,简直是草芥人命。每天我过马路吃午饭的时候,当然还包括其他时候过马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看到N多人都不正确地过马路,甚至经常是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等红灯。所以我得说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所说,其实非常简单:
确切的说,不是不会过,而是不会等。经常看到大堆的行人停留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界线上等待红灯,更多的时候就占用了非机动车道,甚至影响了机动车的拐弯,这都是不对的。这些人,如果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应该到中心线等待,甚至可以干脆跑过去,何必要在不当不正的地方干扰其他车辆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如果看到人行横道信号灯为红,则站在便道上,不要踏上斑马线一步。如果为绿,则通过斑马线。就是说,如果你认识马路牙子并能正确分辨红绿,红灯的时候就在马路牙在上呆着。只要脚往斑马线上一踩,就算进入人行横道了。
很简单就可以保护自己并且遵守了法律。
改装一句《龙枪》里看到的话:既然你随时都可以赴死,何必要死在马路上呢,所以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前进吧。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车道上每隔若干米就站个警察的样子恐怕很多人都见过了,不提也罢。而在湾子路口,保安也参与到其中。路口的这些警力,主要是“维持”过马路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的秩序的。因为马上我就看到从建银大厦方向开过来的车队,主要由轿车、大巴组成,其中当然少不了警车和急救车。车队非常长,大家等了很久,这很容易让我想起等火车。我怀疑这些车都是从建银大厦的院里开出来的么?其实是不是也不重要,我们都要等。
当我怀着想看看这车队到底能有多长的好奇心的时候,车队终于全部过去了。之后又等了若干秒,路口放行了。
下面我得说说过马路的事儿。虽然有那么多警力在维持秩序,他们并没有做对,简直是草芥人命。每天我过马路吃午饭的时候,当然还包括其他时候过马路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看到N多人都不正确地过马路,甚至经常是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等红灯。所以我得说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所说,其实非常简单:
第三十九条 人行横道信号灯表示:
(一)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二)红灯亮时,禁止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是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过或者在道路中心线处停留等侯。
确切的说,不是不会过,而是不会等。经常看到大堆的行人停留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界线上等待红灯,更多的时候就占用了非机动车道,甚至影响了机动车的拐弯,这都是不对的。这些人,如果按照《实施条例》的规定,应该到中心线等待,甚至可以干脆跑过去,何必要在不当不正的地方干扰其他车辆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如果看到人行横道信号灯为红,则站在便道上,不要踏上斑马线一步。如果为绿,则通过斑马线。就是说,如果你认识马路牙子并能正确分辨红绿,红灯的时候就在马路牙在上呆着。只要脚往斑马线上一踩,就算进入人行横道了。
很简单就可以保护自己并且遵守了法律。
改装一句《龙枪》里看到的话:既然你随时都可以赴死,何必要死在马路上呢,所以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继续前进吧。
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20080307
ReadBurner关闭了
非常不幸,今天我打开ReadBurner想看看新贴子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关闭了。主页上有如下的告示:
翻译如下:
非常抱歉,ReadBurner再也无法为您服务了。
我非常遗憾的宣布,ReadBurner再也无法为您服务了。
由于不能放弃一些自由职业项目,我没有精力继续维护ReadBurner的运作了。
在此非常感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坚持访问ReadBurner并给我反馈的正是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通过你们的博客得到这样多的评论,我感到非常激动。
如果你们仍然对ReadBurner的创意感兴趣,我建议你到RSSmeme看看。那儿由Benjamin Golub开发,是ReadBurner的非常好的克隆。
收购ReadBurner.com
鉴于有人有意收购ReadBurner.com的域名或是技术,我恭候您的开价(我已经收到很多了)。联系方式:alexander.marktl@gmail.com。
ReadBurner的创意是很棒的,但愿Google(Reader)能够自己把这个功能吸收进来。事实上,如果缺少足够的分类或标记的话,过多的聚合内容也会演变成垃圾的。而ReadBurner从某种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没想到,我刚发现她,她的生命就结束了。这件事情引起了在其他方面的思考……
参考:
[1].介绍ReadBurner
Sorry but ReadBurner is no longer availiable
I'm sorry to announce that ReadBurner is no longer availiable.
The reason is that I just don't have time to keep the site up and running, because of some freelance projects that I cannot drop out.
I really want to thank all of you guys for supporting me, giving me feedback and visiting ReadBurner. It's been very exiting to run a website that got so much Buzz from the blogosphere in such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f you are still interested in the idea of ReadBurner I suggest you to try out RSSmeme which is a very well done clone of ReadBurner developed by Benjamin Golub.
Buy ReadBurner.com
Just in case somebody is interested in buying the domain ReadBurner.com or the technology, I'm open for offers (it got tons of referals). Contact me: alexander.marktl@gmail.com
翻译如下:
非常抱歉,ReadBurner再也无法为您服务了。
我非常遗憾的宣布,ReadBurner再也无法为您服务了。
由于不能放弃一些自由职业项目,我没有精力继续维护ReadBurner的运作了。
在此非常感谢所有支持我的朋友,坚持访问ReadBurner并给我反馈的正是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通过你们的博客得到这样多的评论,我感到非常激动。
如果你们仍然对ReadBurner的创意感兴趣,我建议你到RSSmeme看看。那儿由Benjamin Golub开发,是ReadBurner的非常好的克隆。
收购ReadBurner.com
鉴于有人有意收购ReadBurner.com的域名或是技术,我恭候您的开价(我已经收到很多了)。联系方式:alexander.marktl@gmail.com。
ReadBurner的创意是很棒的,但愿Google(Reader)能够自己把这个功能吸收进来。事实上,如果缺少足够的分类或标记的话,过多的聚合内容也会演变成垃圾的。而ReadBurner从某种方式解决了这个问题。
没想到,我刚发现她,她的生命就结束了。这件事情引起了在其他方面的思考……
参考:
[1].介绍ReadBurner
Technorati 标签: ReadBurner,Google Reader
20080306
Facebook入门
今天开始了我的Facebook之旅。我都为我的“进步”而感到惊讶。在和其他几位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认为Facebook并不是很容易玩转的,还不算更多的人都不知道Facebook。当然了,我决没有达到玩转的阶段,不过至少开始了。其实这个也要慢慢来,同时把全世界的门都放到我眼前,我也会晕菜的。有很多朋友问我Facebook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这问题就好像一个婴儿刚出生就问我生出来是做什么的,这恐怕还要看你自己的想法了。Facebook是一个非常大的环境,相当多的东西等着我去慢慢探索。这个环境就是所谓的SNS——Social Network System,社交网络系统。
我来介绍下目前位置我在Facebook都作了些什么事情吧,罗列如下。不过要注意,我可不是一瞬间搞定的这些东西,而是一点一点边学边做。
我向一位初中同学了解Facebook,于是他给我发了一个Facebook邀请函,我通过这个邀请函,开始了Facebook之旅。
首先当然是注册。据说注册的名字最好是原名,以便朋友找到你。不过对于中文名字,Facebook恐怕会感到困惑。
很自然的,给我发邀请函的这位同学成为了我的第一位Facebook上的朋友。我在登陆之后还找到了其他同学加为朋友。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到校友录,这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我也可以搜索我的同事们,可是我相信我是单位第一个用Facebook的。
注册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我的第一个Network——China。这里要说的是,Facebook对US、UK、Canada之外的用户的支持很是差点事儿。如果我住在US,可以把我的地点Network细化到一个城市;可是因为我来自China,我都找不到Beijing这个Network。
下一步,我补充了我的诸多相关信息。我相信这么做可以让我找到更多的朋友。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动态信息这里。本来可以写is at work之类,但是我写了一个is watching you,哈哈。
我刚到这里,朋友就在我的Wall上留言了。这个Wall就是指可以贴留言条的墙。于是我们开始Wall来Wall去。
根据兴趣爱好,我找到了The Art of War这个Group,这就好像是一个兴趣小组。我还加入了其他Group,比如Beijing Olympics 2008,还有一个关于我的家族姓氏的Group,等等……
我邀请了其他朋友来一起体验Facebook,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功能:Poke。这是“戳”、“捅”,就是打招呼呗。于是我们Poke来Poke去。
然后我发现了application这回事儿,好像是插件。我自己添加的第一个application是FriendFeed插件,你看,我又提到了FriendFeed,强大吧。
后来,我添加了一些照片。这里要说一个非常棒的功能——“In this picture:”,这涉及到tag。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多人照片,你可以发现照片下面写着其中都有谁谁谁,然后他甚至还用小象框告诉你哪个名字是哪个头。在发布照片时,可以通过tag这张多人照片来作出上面的效果。据说你的朋友也可以通过tag你的照片来标记自己。可惜我tag的同事们都不在Facebook,于是我向其中一些发送了信息,期待加入。
OK,目前就这么多。借用同学的一句wall post总结:there are a lot more yet to be discovered =D
参考:
[1] 我的Facebook
[2] Facebook启示录,译言网
[3] 海内网,简直是Facebook的中文翻版,可是有些细节没有做到
我来介绍下目前位置我在Facebook都作了些什么事情吧,罗列如下。不过要注意,我可不是一瞬间搞定的这些东西,而是一点一点边学边做。
我向一位初中同学了解Facebook,于是他给我发了一个Facebook邀请函,我通过这个邀请函,开始了Facebook之旅。
首先当然是注册。据说注册的名字最好是原名,以便朋友找到你。不过对于中文名字,Facebook恐怕会感到困惑。
很自然的,给我发邀请函的这位同学成为了我的第一位Facebook上的朋友。我在登陆之后还找到了其他同学加为朋友。说到这里可能你会想到校友录,这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其实我也可以搜索我的同事们,可是我相信我是单位第一个用Facebook的。
注册的时候,我就加入了我的第一个Network——China。这里要说的是,Facebook对US、UK、Canada之外的用户的支持很是差点事儿。如果我住在US,可以把我的地点Network细化到一个城市;可是因为我来自China,我都找不到Beijing这个Network。
下一步,我补充了我的诸多相关信息。我相信这么做可以让我找到更多的朋友。
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动态信息这里。本来可以写is at work之类,但是我写了一个is watching you,哈哈。
我刚到这里,朋友就在我的Wall上留言了。这个Wall就是指可以贴留言条的墙。于是我们开始Wall来Wall去。
根据兴趣爱好,我找到了The Art of War这个Group,这就好像是一个兴趣小组。我还加入了其他Group,比如Beijing Olympics 2008,还有一个关于我的家族姓氏的Group,等等……
我邀请了其他朋友来一起体验Facebook,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功能:Poke。这是“戳”、“捅”,就是打招呼呗。于是我们Poke来Poke去。
然后我发现了application这回事儿,好像是插件。我自己添加的第一个application是FriendFeed插件,你看,我又提到了FriendFeed,强大吧。
后来,我添加了一些照片。这里要说一个非常棒的功能——“In this picture:”,这涉及到tag。如果你看到了一个多人照片,你可以发现照片下面写着其中都有谁谁谁,然后他甚至还用小象框告诉你哪个名字是哪个头。在发布照片时,可以通过tag这张多人照片来作出上面的效果。据说你的朋友也可以通过tag你的照片来标记自己。可惜我tag的同事们都不在Facebook,于是我向其中一些发送了信息,期待加入。
OK,目前就这么多。借用同学的一句wall post总结:there are a lot more yet to be discovered =D
参考:
[1] 我的Facebook
[2] Facebook启示录,译言网
[3] 海内网,简直是Facebook的中文翻版,可是有些细节没有做到
20080304
ReadBurner
受益于自己广泛的爱好;-P,这几天我注意到了FriendFeed;又由FriendFeed这里,了解到了其他Web 2.0的站点。这些网站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社会化聚合的场面,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交流方式已经完全不同……
其实我已经很落后了,现在才开始关注这些东东,不过好在我还有很大的兴趣去了解。我计划今后能把我了解到的新东西记述下来,至少也算个学习过程,更希望能和更多的人分享。
本文最后有一些介绍Web 2.0的文章,可以先大略的看看。
我先介绍ReadBurner——what's shared on Google Reader
首先注意这不是FeedBurner。ReadBurner就是一个“共同关注”,确切的说是“共同共享”。他针对Google Reader Shared Items,就是“您的共享项目”。如果你用Google Reader聚合你关注的RSS Feeds,然后在把其中不错的东西共享出来,那么你一定知道共享项目的事情。ReadBurner根据大家提供给出来的各自的Shared Items的地址,分析其中哪些项目被更多的人共享了,之后列出一些排行榜,名列前茅的应该都是很棒的文章咯。
如何成为Burner:
——用Google Reader订阅你的RSS Feeds;
——共享你喜欢的项目;
——在"您的共享项目"中找到网页的地址,或者RSS Feed的地址,比如我的共享页面就是:http://www.google.com/reader/shared/10980550076962262109;
——把上述地址之一Burn掉,在ReadBurner主页右上角有个Burn your Linkblog的链接。
如何使用ReadBurner:
——访问主页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到一个排行榜了,叫做Upcoming,近期的;
——触类旁通的你一定会发现还有其他的榜单,比如Popular this Week,本周流行的;
——你还会注意到其他过滤项目,都很简单,自己摸索吧,Enjoy it。
我们会有共同的Share么?拭目以待吧。
当然了,既然要用ReadBurner,就要用Google Reader。不过有人可能直接跳过Google Reader这个入门级的工具在使用FriendFeed了,那也不错。我之前很简单的介绍过Google Reader,如果需要了解更多的话请告诉我。无论如何,近期我准备好好推荐一下FriendFeed了。我一直惦记着《幽谷文摘》的建设,看来现在他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生了。
我刚开始用ReadBurner就找到了这篇文章:10 Ways to Get More Out of Friendfeed。如果你有兴趣和我一起了解FriendFeed,将来别忘了翻回来看看。
参考:
[1]什么是Web 2.0.互联网周刊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