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的两个梦都把我带回了学生时代,但是风格迥然不同,又似乎有所联系。如下:
梦境之一
我非常荣幸地成为霍格沃兹魔法学校(Hogwarts magic school)的一名学生!
这一天的课程是学习如何控制双翼小精灵的飞行。本来一切顺利,连口齿最不利落的同学都基本掌握了控制方法。忽然所有的小精灵都不受大家控制了,统统飞向一堆卷轴箱。这些长期堆放在教室角落的卷轴箱,每次上课都会见到,却几乎没有人敢碰一碰。它们都是被强力魔法封印的,如果除去厚厚的灰尘,只能看到一头头冰冷沉重的大锁。实际上锁只是摆设,由于封印魔法的存在,凡是触碰卷轴箱的人都会因感到强烈的刺痛而退缩。
此时,所有的双翼小精灵如飞蛾扑火般冲向卷轴箱,保护魔法瞬间将这些弱小的生物化为乌有,它们最后做的事情就是由扇动翅膀而产生的气流将灰尘吹散,使卷轴箱露出本来的银灰色。也不能说是它们本来的颜色,因为当教室内的每位魔法学徒看一看最上面那个卷轴箱的时候,都能感到从内而外渗透出来的邪恶气息。大家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一个不能说的名字,热闹的教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
西弗勒斯·斯内普(Severus Snape)教授及时出现了。他冷峻的眼睛盯住那个可怕的箱子,优雅地掏出魔杖,嘴唇微动开始吟诵传动魔法,卷轴箱开始慢慢地漂浮起来。我猜教授是要把它送出教室,以避免更多的学生受到伤害。渐渐的,教授的脸色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苍白,长发的末端也渗出了汗珠,黑色大衣下包裹的身体开始急速的呼吸——而卷轴箱,则停在空中,拒绝移动。同静止的卷轴箱一样,没有人移动半步。
寂静的教室内非常清楚地传来开锁的声音。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仿佛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听清楚每一个咔嚓声,以判断锁头最终将在何时打开。而锁打开的时候,就是必然的厄运。
决定命运的一声响过,锁完全打开了。同时我醒了,看到妈妈手中拿着钥匙站在门口对我喊道:“我回来了!”
梦境之二
我又坐在了中学同学们的中间,回到了那间熟悉的教室,而讲台上站着的,则是备受所有学生讨厌的一位老师。她瘦长的脸上罩着一堆黄色的皱纹,两颗硕大的眼睛从中探出来,而向下撇的嘴角似乎同时也把没有任何表情的脸拉长了。虽然有点儿驼背,这位女老师的身高仍然显得很突出。
曾经不止一位同学和她发生过冲突,聪明的虽然能先戏弄她几下,被她看透后仍然免不了惩罚。而今天站在黑板前面,她给我们安排了一项不可合格的考试,而不及格的惩罚也是空前严厉的。大家都沉默着。
拿到考卷之后,我看到上面竟然没有任何问题,只有100个空,这怎么可能写对正确答案!我把老师叫过来,质问试卷的问题。她则用君临天下的气势命令我只管作答。话不对口,当场动手,我抓住她上来就是一个背摔,接着如暴风骤雨般一顿海扁。女老师如死狗一般瘫软在地,同学们见状都开始庆祝这一伟大胜利。
而在大家都没有留意的时候,她突然爬起来逃出教室。有人问追不追,我告诉他们:“让她跑吧,逃跑的她会告诉更多人——强权不能镇压我们的自由!”听到我这句话,所有的人都开始高呼“自由!自由!自由!”。只有一位女同学,她学习最好,坐在那里异常冷静地看着我,如数家珍地背诵历史:“这是苏格兰独立战争时期的英雄威廉·华莱士在一次战斗胜利后的演讲名言……”
20080822
20080813
乐子
乐子壹
奥运会开始后,写字楼门口增设了保安,检查出入人员证件。中午出来的时候看到门口围了一圈儿人。中间坐地上一男的,指着对面儿站立的一保安说:“就是他打的!”,旁边站一同伙说:“保安先动的手”;这边一经理说:“有录像咱可以看看。”……
我觉得这都不算事儿!走我得路,让他们吵吵去吧。我就觉得坐地上这哥们根本算不上爷们儿,真要被打得站不起来了,还好意说谁先动的手?坐地上吵吵这根本就是女选手的惯用战术!
我觉得,要是位绅士,老老实实配合人家工作,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脑子快点儿的,凭口舌之力说服人家放行也是个本事。要真是爷们,您就杀条血路进去,我还真不信能有人不服还敢拿监控录像压人。大不了冲到楼顶再跳下来呗,说不定奥委会都会对此表示遗憾呢。
乐子贰
昨天下午单位后院发现三只被遗弃的小猫,还没睁眼的样子,据说猫妈妈都没给舔过……可见猫不聊生,小猫都养不起了。
单位没人会照顾这么小的,觉得他们是死定了,可是又不忍心直接扼杀。于是小家伙们挤在复印纸箱子里,舔了几口儿童牛奶就一直地叫。
我就问,这要找到人乐意收养你们给不?答曰,当然给了。闲着也是闲着就别耽误时间了,上了网,找哥们儿商量去哪儿问问道儿。下午三点,我在土猫论坛发了一个求领养的帖子,五点不到新妈咪就把它们接走了。
小猫们还算幸运了……
乐子叁
坐公车回家。一位坐了10站地的哥们儿要下车的时候忽然大喊:“别开门,我要报警。”车内哗然。
我很幸运地近距离观察这位失主:苗条,小眼镜,穿的规矩,衬衫,长裤,颜色搭配还可以,皮鞋倍儿亮,耳朵里塞着耳机,导线连着衬衫口袋里面一部Nokia N系列黑色手机,提一大公文包,好多隔层那种。
表情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也是,赶上这事儿……那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失主开始重新检查公文包,几十秒后——“啊,找到了,对不起啊,对不起……”
车内哗然达到高潮——
乐子肆
刚才说最后一句的女选手就坐在我跟前儿,40多,穿戴还算讲究。上车的时候就开始舔一根儿蒙牛的冰棍儿,吃完了把包装纸从车座和车厢的夹缝儿就顺下去了。我一看,这碴儿够混啊,敢乱扔垃圾,看我怎么治你!
随着公车的行进,这包装纸已经被气流带着周游了一小块儿车内空间,不过它还在我的视野之内,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就连公交卡迷失案也没能影响什么,不过“没人性”这句话倒是大大增强了我的乐趣。
天赐良机的是,她跟我同一站下车。她不着急起身,这到给我时间占据有利地形。结果她就一直在我后面了,该下车的人都下去了,才轮到我刷卡,然后是她刷卡。
走到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停住,迅速转身,盯着她问:“等等,你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
这具吃惊的发福的身体显然在用力克服自己的惯性,以免撞上前面的障碍物。听到我的提问,就回答了一个“啊?”好像有所意识到:刚才的迷失案又以某种形式重现在了自己身上。
乘务员,乘客们,本来都等着后门一关好开车走人,现在他们和“没人性”女一样表情困惑。看来我要善意地提醒她一下了,指着那个包装纸:“戴上你的东西一块儿走吧!”
顺着我的手指她马上找到了属于她的东西,转身,冲过去,弯腰捡起,冲回车门,下车的同时伸展身体,除了寻找垃圾箱的头。
奥运会开始后,写字楼门口增设了保安,检查出入人员证件。中午出来的时候看到门口围了一圈儿人。中间坐地上一男的,指着对面儿站立的一保安说:“就是他打的!”,旁边站一同伙说:“保安先动的手”;这边一经理说:“有录像咱可以看看。”……
我觉得这都不算事儿!走我得路,让他们吵吵去吧。我就觉得坐地上这哥们根本算不上爷们儿,真要被打得站不起来了,还好意说谁先动的手?坐地上吵吵这根本就是女选手的惯用战术!
我觉得,要是位绅士,老老实实配合人家工作,尊重对方也是尊重自己。脑子快点儿的,凭口舌之力说服人家放行也是个本事。要真是爷们,您就杀条血路进去,我还真不信能有人不服还敢拿监控录像压人。大不了冲到楼顶再跳下来呗,说不定奥委会都会对此表示遗憾呢。
乐子贰
昨天下午单位后院发现三只被遗弃的小猫,还没睁眼的样子,据说猫妈妈都没给舔过……可见猫不聊生,小猫都养不起了。
单位没人会照顾这么小的,觉得他们是死定了,可是又不忍心直接扼杀。于是小家伙们挤在复印纸箱子里,舔了几口儿童牛奶就一直地叫。
我就问,这要找到人乐意收养你们给不?答曰,当然给了。闲着也是闲着就别耽误时间了,上了网,找哥们儿商量去哪儿问问道儿。下午三点,我在土猫论坛发了一个求领养的帖子,五点不到新妈咪就把它们接走了。
小猫们还算幸运了……
乐子叁
坐公车回家。一位坐了10站地的哥们儿要下车的时候忽然大喊:“别开门,我要报警。”车内哗然。
我很幸运地近距离观察这位失主:苗条,小眼镜,穿的规矩,衬衫,长裤,颜色搭配还可以,皮鞋倍儿亮,耳朵里塞着耳机,导线连着衬衫口袋里面一部Nokia N系列黑色手机,提一大公文包,好多隔层那种。
表情就不是那么好看了。也是,赶上这事儿……那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我卡被偷了!这年头怎么偷什么的都有?”
“怎么还占线,这什么110啊!”
“我上车的时候还有呢,就放兜里了,现在就没了!就放兜里了!”
“都找了,那儿没有,哪儿都没有!”
“喂?喂?我在663上呢,焦家坟站。我公交卡丢了,对,今天刚充的60块钱,叫人给偷了!好,就在663车站。”
“已经报警了!别开门!”
失主开始重新检查公文包,几十秒后——“啊,找到了,对不起啊,对不起……”
车内哗然达到高潮——
“耽误别人多少事儿!”
“早就让你好好找找包里……”
“至于么,就为60块钱!”
“你倒是给110再打个电话啊,别让他们出警了。”
“没人性!不是男人,我看他那样儿就不像!”
乐子肆
刚才说最后一句的女选手就坐在我跟前儿,40多,穿戴还算讲究。上车的时候就开始舔一根儿蒙牛的冰棍儿,吃完了把包装纸从车座和车厢的夹缝儿就顺下去了。我一看,这碴儿够混啊,敢乱扔垃圾,看我怎么治你!
随着公车的行进,这包装纸已经被气流带着周游了一小块儿车内空间,不过它还在我的视野之内,一切都在我的控制之下。就连公交卡迷失案也没能影响什么,不过“没人性”这句话倒是大大增强了我的乐趣。
天赐良机的是,她跟我同一站下车。她不着急起身,这到给我时间占据有利地形。结果她就一直在我后面了,该下车的人都下去了,才轮到我刷卡,然后是她刷卡。
走到门口的时候,我突然停住,迅速转身,盯着她问:“等等,你是不是落下什么东西了?”
这具吃惊的发福的身体显然在用力克服自己的惯性,以免撞上前面的障碍物。听到我的提问,就回答了一个“啊?”好像有所意识到:刚才的迷失案又以某种形式重现在了自己身上。
乘务员,乘客们,本来都等着后门一关好开车走人,现在他们和“没人性”女一样表情困惑。看来我要善意地提醒她一下了,指着那个包装纸:“戴上你的东西一块儿走吧!”
顺着我的手指她马上找到了属于她的东西,转身,冲过去,弯腰捡起,冲回车门,下车的同时伸展身体,除了寻找垃圾箱的头。
20080811
勇敢的心:罗伯特·布鲁斯
今天我看了看一直很感兴趣的“勇敢的心”的相关资料,主要以人物为专题。最重大的发现是:“勇敢的心”不是指威廉·华莱士(William Wallace),而是指罗伯特·布鲁斯(Robert Bruce)。
罗伯特·布鲁斯就是电影《勇敢的心》中那个张得天庭饱满地颌方圆的苏格兰贵族。电影中他的立场飘忽不定,一会儿闹独立一会儿又效忠英格兰,不过最终被威廉·华莱士感化而坚定的带领苏格兰进行独立战争。历史上,在苏格兰独立运动的期间,作为苏格兰贵族的罗伯特·布鲁斯也借机反叛英格兰的统治。但是刚开始他运气不好,起义军被镇压,女儿也成为英格兰的人质。同时他还得操心几个苏格兰贵族内部之间的政治斗争,所以难以专心于独立斗争。这就难比“无产阶级”出身的华莱士了。
不幸的是,威廉·华莱士生前一直战斗的敌人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这是一位很有本事的国王,所以华莱士始终没有能实现苏格兰独立,最终自己被部下出卖而被捕,被处决于1305年8月23日。那一天,华莱士先被剥光衣服游街,拖在一只马的蹄子后面。他被吊在绞刑架上,还剩一口气的时候又被放下来,可谓求死不能。然后又经阉割、剔骨、开膛的折磨之后才被斩首。尸体分作4部分送到英格兰各个郡县,头被挑起来架在伦敦桥上。
“长腿爱德华”的残忍大概继承于父王亨利三世,应该也与他在战争中的成长有关。不过爱德华一世可以说是一位既有能力又有政绩的国王,他大大提高了英格兰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华莱士死后的两年,他也驾崩了。在1774年曾经打开了爱德华一世的棺椁,他的尸体保存完好,身高188cm。
爱德华一世死后,无能的二世即位。罗伯特·布鲁斯重新开始活跃于苏格兰的独立斗争,可以说他选择了正确的时间。经过数年的战斗,最终不仅获得教会的认可,还迫使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已经传到三世了)在1328年签订协议,承认苏格兰王国的独立主权。罗伯特·布鲁斯被苏格兰人尊敬地称为民族英雄。
传说,座稳苏格兰王位后的罗伯特·布鲁斯深感自己的血腥历史难以洗刷,于是希望自己死后的心脏能代表他参与十字军的朝圣之征。部下詹姆斯·道格拉斯负责执行这个神圣的任务。但在路上的一次战斗中遭到埋伏,道格拉斯绝望地从盒子中取出心脏扔向前方,放声呼喊:“向前冲吧,勇敢的心啊,就像以往汝曾经做的那样,道格拉斯将追随汝或者奋勇战死”(Forward, brave heart, as ever thou were wont to do, and Douglas will follow thee or die.),最终战死沙场。“勇敢的心”典故即由此而来。
最后说说其他人吧。还记得电影中的爱德华二世么,很懦弱的样子,身边跟着一个年轻英俊的“参谋”,这参谋被爱德华一世从窗口推下去摔死了。而电影中二世的妻子,就是苏菲玛索扮演的法国公主伊莎贝拉,还怀了威廉·华莱士的孩子。
可以说这些内容都是电影对历史的巧妙演绎,呵呵。爱德华二世确实懦弱,宠信佞臣,受到贵族摆布,据说还和宠臣有断袖的关系。按照传统的说法,爱德华二世被人从肛门插入烧红的烤肉铁叉,死得极其悲惨。有名无实的王后伊莎贝拉公主趁回法国的机会,勾搭上了一位因反对二世而遭放逐的年轻贵族。两人率领流亡贵族众反攻英格兰,取得胜利后处死了二世的宠臣。到1327年二世也被国会废黜,遭放逐后就被菊爆了。
历史原来很黄很暴力啊,怪不得会有童话诞生呢,否则拿什么哄小孩入睡。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虽然演绎了史实,但他仍然精彩地呈现了苏格兰独立斗争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对于我,也正因为这部电影,而对这段历史长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所以,现在我既获得了电影的美好演绎,也获得了历史的原味记载。
罗伯特·布鲁斯就是电影《勇敢的心》中那个张得天庭饱满地颌方圆的苏格兰贵族。电影中他的立场飘忽不定,一会儿闹独立一会儿又效忠英格兰,不过最终被威廉·华莱士感化而坚定的带领苏格兰进行独立战争。历史上,在苏格兰独立运动的期间,作为苏格兰贵族的罗伯特·布鲁斯也借机反叛英格兰的统治。但是刚开始他运气不好,起义军被镇压,女儿也成为英格兰的人质。同时他还得操心几个苏格兰贵族内部之间的政治斗争,所以难以专心于独立斗争。这就难比“无产阶级”出身的华莱士了。
不幸的是,威廉·华莱士生前一直战斗的敌人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这是一位很有本事的国王,所以华莱士始终没有能实现苏格兰独立,最终自己被部下出卖而被捕,被处决于1305年8月23日。那一天,华莱士先被剥光衣服游街,拖在一只马的蹄子后面。他被吊在绞刑架上,还剩一口气的时候又被放下来,可谓求死不能。然后又经阉割、剔骨、开膛的折磨之后才被斩首。尸体分作4部分送到英格兰各个郡县,头被挑起来架在伦敦桥上。
“长腿爱德华”的残忍大概继承于父王亨利三世,应该也与他在战争中的成长有关。不过爱德华一世可以说是一位既有能力又有政绩的国王,他大大提高了英格兰在欧洲的国际地位。华莱士死后的两年,他也驾崩了。在1774年曾经打开了爱德华一世的棺椁,他的尸体保存完好,身高188cm。
爱德华一世死后,无能的二世即位。罗伯特·布鲁斯重新开始活跃于苏格兰的独立斗争,可以说他选择了正确的时间。经过数年的战斗,最终不仅获得教会的认可,还迫使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已经传到三世了)在1328年签订协议,承认苏格兰王国的独立主权。罗伯特·布鲁斯被苏格兰人尊敬地称为民族英雄。
传说,座稳苏格兰王位后的罗伯特·布鲁斯深感自己的血腥历史难以洗刷,于是希望自己死后的心脏能代表他参与十字军的朝圣之征。部下詹姆斯·道格拉斯负责执行这个神圣的任务。但在路上的一次战斗中遭到埋伏,道格拉斯绝望地从盒子中取出心脏扔向前方,放声呼喊:“向前冲吧,勇敢的心啊,就像以往汝曾经做的那样,道格拉斯将追随汝或者奋勇战死”(Forward, brave heart, as ever thou were wont to do, and Douglas will follow thee or die.),最终战死沙场。“勇敢的心”典故即由此而来。
最后说说其他人吧。还记得电影中的爱德华二世么,很懦弱的样子,身边跟着一个年轻英俊的“参谋”,这参谋被爱德华一世从窗口推下去摔死了。而电影中二世的妻子,就是苏菲玛索扮演的法国公主伊莎贝拉,还怀了威廉·华莱士的孩子。
可以说这些内容都是电影对历史的巧妙演绎,呵呵。爱德华二世确实懦弱,宠信佞臣,受到贵族摆布,据说还和宠臣有断袖的关系。按照传统的说法,爱德华二世被人从肛门插入烧红的烤肉铁叉,死得极其悲惨。有名无实的王后伊莎贝拉公主趁回法国的机会,勾搭上了一位因反对二世而遭放逐的年轻贵族。两人率领流亡贵族众反攻英格兰,取得胜利后处死了二世的宠臣。到1327年二世也被国会废黜,遭放逐后就被菊爆了。
历史原来很黄很暴力啊,怪不得会有童话诞生呢,否则拿什么哄小孩入睡。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虽然演绎了史实,但他仍然精彩地呈现了苏格兰独立斗争中的一位英雄人物。对于我,也正因为这部电影,而对这段历史长生了更强烈的好奇心。所以,现在我既获得了电影的美好演绎,也获得了历史的原味记载。
20080806
感受Blogger
在Blogger定居一段时间了,搬家结束可以算是起步阶段的结束了。这段时间通过使用来不断摸索和感受Blogger,发现和使用她的各种功能。不仅经历了Blogger自己的一些变化,比如编辑器的改版,自己的博客也在逐步变化,比如试用各种模板、布局。这样也留下一些感受和经验,在此记录下来。
流水账
1,Picasa
由于Blogger不提供相册功能,或者说他把相册功能联合到Picasa了,所以还要学习Piacasa。
2,插图
随日志上传的插图都保存在Picasa相册的一个文件夹内。
3,Trackback
没找到怎么添加。而Blogger使用“Links to this post” 来代替Trackback,他会记录链接到本文的其他地址。
[?] 什么是Trackback?
不好的
1,相册
没有相册功能,转嫁到Picasa了。反过来Picasa可以在Blogger的帖子里面插个相册,当然也可以插在其他地方。
2,书签链接
在编写书签链接的时候不太方便。我的方法是先发布帖子,再编辑书签,因为这时获得了贴子的固定链接。这样就可以在固定链接后面加入/#来作书签链接了。不过我很少用到这个,不知道编辑器改版之后是否修正了这个问题。
好的
1,标签
自带的标签功能很好,还提供标签热门排序功能,很有意思。注意填写标签的时候,用半角逗号分隔。
2,发布日期
可以自定义发布日期,这样搬家过来的老贴可以很自然的排在前面了!
3,文章链接
每一篇日志都是有自己的独立链接的。链接和日志的标题和有关:
1)如果日志标题为英文,则链接大致由标题中的单词构成。比如http://sainthermit.blogspot.com/2008/07/diablo3-gameplay-trailer-analysis-part1.html。其中包括发布年份、月份,这是为了存档管理。其后的主要部分是由标题改写的。
2)如果没有使用日志名字,则会从正文中选择前几个英文单词作为标题。但是这会让标题失去可读性。
3)如果是中文标题,只好以类似http://*.blogspot.com/YEAR/MM/blog-post.html的结构形成链接。如果在同一个/YEAR/MM内出现不止一篇这类链接,从第二篇开始会在blog-post后面加上发布日期(_DD)以作区别。比如/blog-post_11.html表示11日的日志。
4)其他情况,比如同一天的两个blog-post如何链接等,我就不清楚了。
所以这里有个小技巧,为了让中文标题的日志获得顾名思义的链接,可以先用英文作为标题发布帖子,然后再编辑为中文标题。
4,编辑模板
Blogger 允许用户自己编辑模板的代码,这是一个相当自由而且使用的设计。
5,Google Analytics
只需要在模板中加入一段代码,Google Analytics就可帮Blogger用户分析本站点的访问情况。
6,Google Webmaster Tools
可能有点大材小用,但是Webmaster Tools确实可以管理Blogger。同样,加入一行meta代码就可以工作了!非常妙的是,可以直接通过iGoogle查看Webmaster Tools的汇总信息,相当方便。
流水账
1,Picasa
由于Blogger不提供相册功能,或者说他把相册功能联合到Picasa了,所以还要学习Piacasa。
2,插图
随日志上传的插图都保存在Picasa相册的一个文件夹内。
3,Trackback
没找到怎么添加。而Blogger使用“Links to this post” 来代替Trackback,他会记录链接到本文的其他地址。
[?] 什么是Trackback?
不好的
1,相册
没有相册功能,转嫁到Picasa了。反过来Picasa可以在Blogger的帖子里面插个相册,当然也可以插在其他地方。
2,书签链接
在编写书签链接的时候不太方便。我的方法是先发布帖子,再编辑书签,因为这时获得了贴子的固定链接。这样就可以在固定链接后面加入/#来作书签链接了。不过我很少用到这个,不知道编辑器改版之后是否修正了这个问题。
好的
1,标签
自带的标签功能很好,还提供标签热门排序功能,很有意思。注意填写标签的时候,用半角逗号分隔。
2,发布日期
可以自定义发布日期,这样搬家过来的老贴可以很自然的排在前面了!
3,文章链接
每一篇日志都是有自己的独立链接的。链接和日志的标题和有关:
1)如果日志标题为英文,则链接大致由标题中的单词构成。比如http://sainthermit.blogspot.com/2008/07/diablo3-gameplay-trailer-analysis-part1.html。其中包括发布年份、月份,这是为了存档管理。其后的主要部分是由标题改写的。
2)如果没有使用日志名字,则会从正文中选择前几个英文单词作为标题。但是这会让标题失去可读性。
3)如果是中文标题,只好以类似http://*.blogspot.com/YEAR/MM/blog-post.html的结构形成链接。如果在同一个/YEAR/MM内出现不止一篇这类链接,从第二篇开始会在blog-post后面加上发布日期(_DD)以作区别。比如/blog-post_11.html表示11日的日志。
4)其他情况,比如同一天的两个blog-post如何链接等,我就不清楚了。
所以这里有个小技巧,为了让中文标题的日志获得顾名思义的链接,可以先用英文作为标题发布帖子,然后再编辑为中文标题。
4,编辑模板
Blogger 允许用户自己编辑模板的代码,这是一个相当自由而且使用的设计。
5,Google Analytics
只需要在模板中加入一段代码,Google Analytics就可帮Blogger用户分析本站点的访问情况。
6,Google Webmaster Tools
可能有点大材小用,但是Webmaster Tools确实可以管理Blogger。同样,加入一行meta代码就可以工作了!非常妙的是,可以直接通过iGoogle查看Webmaster Tools的汇总信息,相当方便。
20080803
从Google Earth看2008年的首钢空气污染
最近Google Earth在北京2008奥运会之前及时更新了北京的部分卫星地图,我们可以看到最新的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的确很漂亮!
看完奥运场馆,我把镜头向西拉,看了看首钢厂区,如上图。从金顶街的商品房建设进度推测,这里的卫星地图是几个月之前更新的……我们可以看到数个烟囱依然排放着浓烟,在西南风的带动下,污染物直接覆盖了北辛安和金顶街的大面积居民区,更往北的还有人口密度更大的首钢小区。
Diablo3 预告片分析的写作想法
我去看了看被转到D3CN的BBS的预告片分析的回复。感谢转载的朋友,让我看到更多的反馈意见。那么我也想说说当时分析预告片时的一些想法。
在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我分别尝试了不同的风格,案犯(暗黑fans)们的反映果然不一样,大部分人并不喜欢第二部分。呵呵,这多少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板一眼的分析,那么第二部分就是一种风险挑战。
第一部分有评论:“写得如此跟真的一样,要么是他太认真细致了对视频挖掘的太深了,要么是他真的自己体验过?”
这正是我在第一部分的目标,我很高兴有朋友体会到这一点。我确实看得非常仔细,有的镜头我甚至反复看几十遍。当时我经常回想起《龙枪》,我很崇拜这部小说,所以希望自己也能够用《龙枪》那种风格来写。
第二部分其实不太好写,没有剧情,解说枯燥,展示者的表演也不如野蛮人的精彩。于是我换了一个风格,显得“不太正经”,有一些戏谑的成分,比如我引用了World of Warcraft中的地域和Boss。
但是第二部分有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团队合作的介绍。我怎么来写这部分呢,这其实是很关键的一块儿。我当时决定继续戏谑的风格,把它写成一个wow raid战报,于是无情地引入了tank、healer等元素。
无奈这是案犯们所不喜欢的,我知道大家不希望D3会“堕落”为wow,我也不希望。但是我当时觉得这样描写很容易让人明白,而且会蛮生动(尤其对于有wow经验的人),我就是这么选择的。另外我还要通过这些元素的借鉴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信息:D3上借鉴了很多wow的元素和风格,并非是我非要这么写,他本来就是那样的。当然,也有朋友看出我的用意了。:)
因此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如果案犯们因此感到不爽,那其实也不是对我这么写不爽,而是他们表达了自己对D3的期待。
Google Analytics告诉我预告片的分析已经成为本Blog目前访问量最大的文章了,我很高兴原创内容能够得到欢迎。
在第一部份和第二部分我分别尝试了不同的风格,案犯(暗黑fans)们的反映果然不一样,大部分人并不喜欢第二部分。呵呵,这多少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如果说第一部分是一板一眼的分析,那么第二部分就是一种风险挑战。
第一部分有评论:“写得如此跟真的一样,要么是他太认真细致了对视频挖掘的太深了,要么是他真的自己体验过?”
这正是我在第一部分的目标,我很高兴有朋友体会到这一点。我确实看得非常仔细,有的镜头我甚至反复看几十遍。当时我经常回想起《龙枪》,我很崇拜这部小说,所以希望自己也能够用《龙枪》那种风格来写。
第二部分其实不太好写,没有剧情,解说枯燥,展示者的表演也不如野蛮人的精彩。于是我换了一个风格,显得“不太正经”,有一些戏谑的成分,比如我引用了World of Warcraft中的地域和Boss。
但是第二部分有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团队合作的介绍。我怎么来写这部分呢,这其实是很关键的一块儿。我当时决定继续戏谑的风格,把它写成一个wow raid战报,于是无情地引入了tank、healer等元素。
无奈这是案犯们所不喜欢的,我知道大家不希望D3会“堕落”为wow,我也不希望。但是我当时觉得这样描写很容易让人明白,而且会蛮生动(尤其对于有wow经验的人),我就是这么选择的。另外我还要通过这些元素的借鉴告诉大家这样一个信息:D3上借鉴了很多wow的元素和风格,并非是我非要这么写,他本来就是那样的。当然,也有朋友看出我的用意了。:)
因此我很理解大家的心情:如果案犯们因此感到不爽,那其实也不是对我这么写不爽,而是他们表达了自己对D3的期待。
Google Analytics告诉我预告片的分析已经成为本Blog目前访问量最大的文章了,我很高兴原创内容能够得到欢迎。
20080801
What is Blogs I'm Following ?
今天打开Google Reader的时候,发现自动多出来一个叫做"Blogs I'm Following"的目录。并有如下提示:
可惜这两个链接我都打不开。这究竟是个什么功能呢?拭目以待……
The blogs you follow in Blogger have been added as subscriptions in Google Reader. You can manage the blogs you follow using the Blogger dashboard. Learn more
可惜这两个链接我都打不开。这究竟是个什么功能呢?拭目以待……
20080731
社交网站当数Facebook
看到Facebook Now More Popular Than Sex一文[1],想到中国SNS的发展,想说两句。
同样是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ystem),现在在中国可谓遍地开花,比如校内、海内、开心、一起……作为商业网站他们都是各自为战在中国市场抢一杯羹倒也无可厚非。但我没有在他们身上看到什么原创亮点,只不过是重复SNS的一贯模式,更有甚者连页面布局、颜色、图标都要抄袭他人。
这些Web2.0的网站的核心思想应该是用户至上。但对于中文用户来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这些SNS网站,让我们困惑于落户谁家的问题。今天我的朋友甲落户A网站,我就去A网站注册下;明天乙又把我招呼到了B网站;后儿个我又被邀请到了C网站。这些网站都一个样子,我这么瞎折腾累不累呢?不就是为了社交么,那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不好么?
当然了,也不是就非要在一个网站注册,现在不是有了OpenSocial么。其实这个就像大家住在不同的城市但仍然可以通过通讯黄页查到他的电话、地址,恐怕网络空间的差异让你不会感到天涯若比邻。
所以我觉得不如就战略性的找一个地方扎根算了,就好像在校友录网站乱战的时代我们选择了Chinaren一样。不同的是,校友录时代很多人甚至还不会上网,是被人拉来了;现在大家都会上网了,于是互相拉来拉去。早晚要奔流入海,何必呢……
放弃什么校内海内开心网吧,名字起得再牛也没用。社交网络,我推荐Facebook。这名字多朴素,呃,也有音译为非死不可的……别说中国了,全世界都在复制Facebook的设计,但我相信他们跟不上趟儿。
说回来我觉得把FaceBook和sex比较倒是蛮有意思。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都是说人生的两个基本问题。可惜中国人按照这个思路活了几千年,漠视了人们还需要社会交往(这一点甚至可以另起话题了)。现在网络恐怕要把先贤的观点补充一下:饮食男女,非死不可,人之大欲存焉。可不是说大家都想死啊,不过逃避不了到是真的,呵呵。
要是你真对SNS感兴趣,应该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如果你已经加入FaceBook了,请把我的意思转告更多的人吧;如果还没有,我可以给你发一份邀请。
补充:如果你已经理解我的“大一统”思想,就应该注意到Google在现在互联网中的地位。我们称之为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谷歌操作系统)恐怕并不过分。说不定过几天你发现Facebook也可以不用了,因为我们有Google!所以我早就开始动手,把Email、Blog等等等等都归入Google旗下。
如果你相信我的战略眼光,敬请期待:《我的Google生活》。
参考:
[1] Google用户说:Facebook比Sex更好.月光博客
[2] Facebook入门.Hermitage
同样是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ystem),现在在中国可谓遍地开花,比如校内、海内、开心、一起……作为商业网站他们都是各自为战在中国市场抢一杯羹倒也无可厚非。但我没有在他们身上看到什么原创亮点,只不过是重复SNS的一贯模式,更有甚者连页面布局、颜色、图标都要抄袭他人。
这些Web2.0的网站的核心思想应该是用户至上。但对于中文用户来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这些SNS网站,让我们困惑于落户谁家的问题。今天我的朋友甲落户A网站,我就去A网站注册下;明天乙又把我招呼到了B网站;后儿个我又被邀请到了C网站。这些网站都一个样子,我这么瞎折腾累不累呢?不就是为了社交么,那大家都在一个地方不好么?
当然了,也不是就非要在一个网站注册,现在不是有了OpenSocial么。其实这个就像大家住在不同的城市但仍然可以通过通讯黄页查到他的电话、地址,恐怕网络空间的差异让你不会感到天涯若比邻。
所以我觉得不如就战略性的找一个地方扎根算了,就好像在校友录网站乱战的时代我们选择了Chinaren一样。不同的是,校友录时代很多人甚至还不会上网,是被人拉来了;现在大家都会上网了,于是互相拉来拉去。早晚要奔流入海,何必呢……
放弃什么校内海内开心网吧,名字起得再牛也没用。社交网络,我推荐Facebook。这名字多朴素,呃,也有音译为非死不可的……别说中国了,全世界都在复制Facebook的设计,但我相信他们跟不上趟儿。
说回来我觉得把FaceBook和sex比较倒是蛮有意思。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也说“食色性也”,都是说人生的两个基本问题。可惜中国人按照这个思路活了几千年,漠视了人们还需要社会交往(这一点甚至可以另起话题了)。现在网络恐怕要把先贤的观点补充一下:饮食男女,非死不可,人之大欲存焉。可不是说大家都想死啊,不过逃避不了到是真的,呵呵。
要是你真对SNS感兴趣,应该已经明白我的意思了。如果你已经加入FaceBook了,请把我的意思转告更多的人吧;如果还没有,我可以给你发一份邀请。
补充:如果你已经理解我的“大一统”思想,就应该注意到Google在现在互联网中的地位。我们称之为 Google Operating System (谷歌操作系统)恐怕并不过分。说不定过几天你发现Facebook也可以不用了,因为我们有Google!所以我早就开始动手,把Email、Blog等等等等都归入Google旗下。
如果你相信我的战略眼光,敬请期待:《我的Google生活》。
参考:
[1] Google用户说:Facebook比Sex更好.月光博客
[2] Facebook入门.Hermitage
Subscribe to:
Posts (Atom)